张阳杰介绍葡萄园里部署的传感器。
8月19日,在柳江区成团镇鲁比村的葡萄园里,藤上仅存的少量“妮娜皇后”葡萄宣告着采摘季已进入尾声,一旁的自动喷淋系统正在作业。
负责该葡萄园的80后葡萄栽培示范带头人张阳杰,打开手机里的智能种植系统软件,10多亩葡萄园的土壤湿度、温度、肥力、酸碱度、氮磷钾含量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系统再通过AI分析,能生成一份指导生产的“诊断报告”——土壤数据分析和种植建议,从而助力果农精准管理果园。
这便是张阳杰耗时两个多月自主开发的智能种植系统,为此,他白天干农活、晚上敲代码。
“系统显示土壤湿度为40.1%,而葡萄根系适宜湿度为60%至80%,需要给葡萄浇水。钾含量为759毫克每千克,对于葡萄成熟期来说是正常的,因为它影响着葡萄的甜度和硬度。”张阳杰一边说,一边用手捏了捏葡萄,并顺手摘下一颗放进嘴里,“甜的,硬度也足”。
张阳杰拥有10多年葡萄种植经验。他大学攻读旅游专业,毕业后曾在外打拼,最终选择返乡子承父业,种植葡萄。他在“鲁比葡萄”核心种植区率先掌握了“妮娜皇后”葡萄种植技术,并带动附近村民种植。
随着人工智能的浪潮袭来,智慧农业发展火热,作为“新农人”的张阳杰开始思考自己果园的智能化转型。
“近年来,我一直在业余时间研究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大模型面向全社会开放后,让我有了更多应用的空间。”张阳杰说,他的目标是自主开发一个智能种植系统,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将葡萄种植的经验变成标准,提高葡萄种植管理的效能。
今年4月起,张阳杰白天忙于葡萄园管护,晚上则自学编程、应用程序开发、时序数据库建设等技术,经过多轮测试,于6月下旬完成了智能种植系统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驱动、智能体分析、多端部署等工作。
“目前,通过智能种植系统,能够实现葡萄园土壤实时监测,并通过AI指导精准灌溉与科学施肥。”张阳杰说,下一步,他计划将视觉识别、无人机巡航、气象预测等功能整合进系统,进一步提升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效能。未来,他希望持续完善系统功能,在向其他葡萄种植户推广的同时,将应用延伸至葡萄品种开发与研究、种苗培育、种植、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葡萄智能种植的闭环管理。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