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南宁市民的“果盘子”丰富多样,物美价优的水果不仅为消费者送上一份“夏日甜蜜”,也为水果种植户带来丰收好“钱”景。南宁市持续推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牢牢端稳“果盘子”,通过“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推动水果行业智能化、高效化。近年来,南宁市充分借助科技力量,以人工智能之力,为南宁农业筑起一道坚实的“数字防线”。
为提高农业产业,尤其是水果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力,南宁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鼓励和推广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其中,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耘眼AI农技服务平台”作为果农掌中的“超级植保专家”,推动水果行业的智能化提升。
“耘眼AI”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让种植户只需用手机对病叶、病果拍照,AI便能秒级精准识别病虫害种类。据悉,“耘眼AI”通过实时在线的机器识别,大幅提升了病虫害判断的准确率,其中,柑橘黄龙病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8%,显著缩短了从发现病虫害到实施处置的时间。在南宁柑橘主产区,尤其是沃柑核心区武鸣,平台累计服务面积已超550万亩。它不仅能够精准识别黄龙病、溃疡病等毁灭性病害,更能立即推送包含标记、砍伐、防治的整套源头防控方案,有效遏制病害传播。平台日均处理问题超12000次,效率较传统“专家下乡”模式提升近百倍。
同时,“耘眼AI”基于识别的病虫害种类、作物生长阶段、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智能推荐的用药方案,指导农户科学精准用药,有效减少了农药滥用。同时搭配有“农药复配一键检测”功能,智能评估数万种农药混用的风险并提供替换建议,有效避免药害。
此外,“耘眼AI”在标准化基地部署的土壤、虫情、AI监控等智能物联设备,共同编织起一张“数字天网”,实现了对隐蔽病虫害和土壤墒情等变化的精准、可视化实时监管,为高效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守护南宁绿城沃野的“智慧尖兵”。田间智能监测网与AI诊断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病虫害“早发现、准识别、快预警”。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推动精准防控与农药减量,助力南宁市农业绿色生产转型,科技绘制出了南宁智慧农业的新篇章,让丰收更稳、生态更优。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