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农村普法“最后一公里”难题,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创新普法模式,通过空间重构、内容再造、机制创新三大路径,推动法治教育深入田间地头。
空间重构打造沉浸式普法场景
打破空间壁垒,构建移动课堂,将普法阵地直接延伸至农田、果园、分拣车间等生产单元,利用劳作间隙开展“五分钟微课堂”。“八五”普法期间,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蒲公英”普法宣传员携带《民法典涉农条款汇编》《反诈防骗手册》等涉农法律法规书籍深入蔬菜基地的冷链仓储区和割菜现场,在农户休息时进行“一对一”答疑,累计覆盖务工群众上万人。趁枇杷、橙子丰收季,在果园开设“模拟法庭”,还原农产品购销合同纠纷案例,让果农直观理解诉讼时效和证据保全规则。充分利用错峰授课匹配农时,夜间在乡村广场现场演示诈骗话术、开展民法典有奖竞答,实现“白天劳作、夜间学法”的无缝衔接。
内容再造实现精准性法治供给
聚焦农民最急迫的法律需求,创新法治供给方式。针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征地补偿标准、宅基地确权等农民最关切的问题,组织专门业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民规范签订劳动合同。为农机手、种植大户量身定制《民法典涉农要点手册》,通过剖析“秸秆焚烧处罚”“假种子索赔”等鲜活案例,将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农民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知识,真正实现法律服务的精准滴灌。
机制创新构建协同化普法生态
主体协同,建立“法律+农技”双师制,联动法律顾问、农技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在果蔬种植
田间课堂的实践探索,让法治教育真正走进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成功打通了农村普法的“最后一公里”。未来,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深化“沉浸式普法”模式,优化精准供给机制,扩大协同普法网络,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使法律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护身符”,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的法治力量。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