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春锄破土。清晨薄雾中,云南鲁甸县水磨镇铁厂社区旁的洋芋地里已是一片繁忙。放眼望去,满山新翻的田垄,农户们忙着撒种、施肥、盖土。
一早,49岁的村民冯天兰便来到洋芋地里忙活。沿着田垄,冯天兰斜挎篮子,里面装满洋芋种薯。她弯腰熟练地将种子撒在地里,细看,每颗种子均匀间隔约20厘米。撒完几排种子后冯天兰将复合肥施在种子之间,再铺上有机肥,最后用锄头盖土铺匀。
一天一亩地,有130元收入,比自己种地赚钱多。春季风大,黄土飞扬,忙活没多久,冯天兰头巾上已沾扬尘。我一年差不多有200多天在这儿做活,闲时也能照顾家。
2019年,冯天兰和一同在合作社务工的丈夫拿到了5万多元的工资。
位于乌蒙山区的铁厂社区,海拔高,土层厚,拥有种植洋芋得天独厚的夜潮土。2008年,在原有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基础上,水磨镇成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利润分红,帮助本地农户创收增收。2019年年底,合作社基地已扩至3486亩,能带动周边420名农户务工。
我们采用双行起垄种植方式。合作社管理员李寿聪说,这比普通农户自己种产量要高,再加上合作社优质品种,别看现在种下的是小小一颗种子,到了9月每颗种子能产出两三斤洋芋咧。
在距离铁厂社区不远的水磨镇水磨村,除了政府优惠政策,油砂土质与优质水源为香葱种植提供发展机遇。
青绿满谷,日照长空。
经过整地、翻地、施肥、盖地膜等一系列前期工作,水磨镇香葱基地于3月12日开始播种,百余名农户在整齐划一的香葱地里忙碌。
每一垄地前端都插着一个标签,上面标有种苗时间、苗坑数量及工人姓名。每名工人有自己的认领区域,手脚麻利的话,一天可种一垄地。基地还安装了自动喷灌系统,每隔5米有一个喷水装置,早晚各喷水一次,每次持续20分钟。
50岁的水磨村贫困户马友玉头戴草帽,一手拿葱苗,一手持小锄,轻轻一锄,便往坑中种下两颗葱苗。
会种地就会种葱。虽然以前没种过葱,但对马友玉来说,并不难。我们家离基地不远,中午还能回家吃饭。以前马友玉在家耕地,种些洋芋、包谷等,丈夫依靠打零工谋生。听说村里引入香葱基地,能务工,她便过来试试。
香葱基地负责人徐春芳去年开始在昭通市昭阳区种香葱。经过当地政府引导,今年年初他和妻子决定到水磨镇扩大香葱种植产业。
高峰期每天需要近300名务工人员。徐春芳指着一片刚种下的葱苗说,香葱一年可长四季,每季亩产2.5吨左右,劳动力需求量大。香葱采收后将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
徐春芳盘算着,稳步扩大香葱种植规模,从现有的600多亩增至2000亩,以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让更多周边群众有稳定收入。
春日农耕正忙时,乌蒙山区一派生机。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