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种植绘就夏收好“丰”景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5-09-12    作者:佚名

  近日高温天气持续,为确保早稻及时收获、晚稻不误农时,桐城市龙腾街道2000亩早稻已开镰收割。借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收割机、旋耕机等机械设备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收割效率,为晚稻播种争取了宝贵时间。从选种到最后的收割归仓,处处可见科技的影子,种植科技的普及让种粮大户也从“会种田”变成了“慧种田”。

  走进桐城市天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涧桥村早稻种植基地,金灿灿的稻穗压弯稻秆,迎风滚起层层稻浪,饱满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今年我种了600多亩早稻,品种是经过你们与省农科院对接引进的,稻穗硕大,颗粒饱满,产量比去年高多了,估计今年亩产机口稻能高达620公斤,趁着天气晴好,抓紧这几天收割完,烘干后直接销售到订单企业。”正在田边忙碌的合作社理事长鲍峰随即抓起一株稻穗,高兴地向前来测产的街道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农技人员介绍。

  为了辐射带动周边种植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天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近几年投入了500万元,建设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育秧工厂,购置了全自动化的育秧流水线、全自动联合收割机和烘干设备,在自产自收基础上更以低于市场价格为附近种植大户提供育秧、收割及烘干等社会化服务,实现“耕、种、管、收、烘”一站式作业,有效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加村民种粮收入。

  据了解,龙腾街道早稻种植面积约2000亩,为保证夏收秋种衔接顺利进行,该街道积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稻品种优化、种植技术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加强指导,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化、智能化、机械化运用,全力推进粮食稳产增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刘伟)


原文链接:https://nync.ah.gov.cn/snzx/sxxx/579593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