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金山区、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各有关单位: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农办科﹝2025﹞10号)的要求,围绕本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继续稳定本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服务定位,支持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特聘农技员等多元化推广元素共同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与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支撑作用,2025年本市结合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工作,继续在松江区、金山区和崇明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示范主体培育、针对性农技推广服务、基层推广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
一、工作思路
继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充分体现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重要作用,深度融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农技服务优势,各区积极探索总结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新模式。
通过建设38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引领带动现代农业生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技术新成果率先在综合试验站与示范基地推广应用。加快主推技术推广应用,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全年培训800名农技人员,对各级农技人员进行农技推广模式、主推技术、前沿技术等知识更新培训。市、区农技服务视频号持续更新,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通过高效推广应用到生产一线,进一步突显科技带动生产能力提升作用。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多元素高效率广范围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
以推广应用市级主推技术为基础,构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协同推广服务机制,形成区域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加快主推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提升农技推广效率。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主组织开展任务实施,支持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在任务实施区建设试验站、示范点,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深度融合,广泛参与区域农技推广服务。支持各类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等多种元素参与农技推广工作。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度参与农技推广服务,通过与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体系融合学习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通过产品技术服务延伸农技推广范围,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率。
(二)科技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聚焦单产提升、设施农业、生态循环等关键点,发布市级主推技术,各区发布区级主推技术。结合上海市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体单产提升农技行、市农科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等活动,农技推广部门牵头集成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模式,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和人员的科技推广作用,将科技成果与技术快速扩大应用到区域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覆盖范围,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品质稳定。
(三)显著增加农业科技示范引领作用
结合先行县科技支撑大面积单产提升基地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每个基地直接联系带动不少于10个农户。粮食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应按照本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要求,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各区要按照统一标准标识、明确建设任务、签订建设协议等要求,加强示范基地管理。基地要聚焦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落地,建设成集科技示范展示、现场培训、观摩交流于一体的科技展示与服务平台。各区以示范基地为农技推广重点抓手,聚焦新型经营主体,遴选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示范户,加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显示度。
(四)深入开展效果好效率高的农技推广服务
从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中选择农技推广专业能力强、服务意识好、农户接受度高的农技人员,深入农户开展个性化服务,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送到生产一线。实行逐级进村包产联主体行动,列出包村包户主体清单,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全覆盖。要求农技人员定期赴生产一线,通过发放技术明白纸、现场指导、示范操作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并制作成短视频扩大服务范围。技术服务过程中,农技人员要注意收集农技服务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技术需求,与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共同协商,优化技术方案与模式,借助产业化联盟等社会化组织力量,加快一线品种和技术应用迭代效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五)持续提升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和素质
市级层面根据产业分类,结合主推技术组织开展粮油作物、蔬菜、花卉、畜牧、渔业等八期基层骨干农技人员培训班,每期培训连续不少于5天,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2天。各区要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遴选骨干农技人员参加部、市级骨干农技人员培训班;根据产业需求有计划分批次地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培训课程设置要兼顾理论与实训,行业培训必须包含市、区级主推技术推广应用。
(六)稳定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区镇(乡)两级农技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和考评制度,确保公益性服务到位。各区要用好用足《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的意见》、《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涉农单位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实施办法》等政策,加强政策宣传,指导涉农主体用好现有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鼓励各区吸纳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作为特聘农技员参与农技推广服务。
(七)加强农技推广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认真做好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填报和信息更新工作,继续将平台作为任务推进、绩效管理的重要支撑。利用上海三农视频号、上农APP短视频等平台,广泛开展市级主推技术、农技推广服务科普与宣传。支持市级农技推广机构、任务实施区利用微信视频号或其他短视频平台普及农技推广,培养农技推广微视频制作宣传达人。根据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农技人员工作日志、参与技术问答等大数据分析情况,加强农技推广服务指导。
三、绩效目标与资金分配
绩效指标 | 绩效目标值 | ||||||||||
崇明区 | 金山区 | 松江区 | 市级 | 农业农村部科技司科技支撑大面积单产提升基地 | 合计 | ||||||
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市水产研究所(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市农科院 | 上海华耘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王超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上海添阳果蔬专业合作社(油菜多功能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 | |||||
总结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模式(套) | 1 | 1 | 1 |
|
|
| 1 |
|
|
| 4 |
市主推技术到位率 | ≧95% | ≧95% | ≧95% |
|
|
|
|
|
|
| ≧95% |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每个基地带动不少于10个示范户)(个) | 10 | 16 | 9 |
|
|
|
| 1(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 1(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 1(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 38 |
社会化服务主体(个) | 5 | 9 | 7 |
|
|
|
|
| 21 | ||
农技人员培训(人) | 150 | 150 | 100 | 200(粮油1期、蔬菜2期、花卉1期) | 50(畜牧1期) | 100(渔业2期) | 50(玉米1期) |
| 800 | ||
信息化推广提升(条) | 开设并维护农技推广服务视频号,年度发布不少于10条农技推广短视频。 | 开设并维护农技推广服务视频号,年度发布不少于10条农技推广短视频。 | 开设并维护农技推广服务视频号,年度发布不少于6条农技推广短视频。 | 维护“上海三农”视频号,发布不少于4条农技服务短视频。 | 维护“上海三农”视频号,发布不少于2条农技服务短视频。 | 维护“上海三农”视频号,发布不少于2条农技服务短视频。 | 维护“上海三农”视频号,发布不少于2条农技服务短视频。 |
| 36 | ||
资金分配 | 220 | 213 | 132 | 58 | 15 | 30 | 15 | 10 | 10 | 10 | 713 |
四、工作要求
市农业农村委对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做出整体部署,对任务实施和资金使用进行指导。各区农业农村委按照部、市两级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主动与市水稻、蔬菜等相关产业技术体系对接,积极协调农技推广单位、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各任务参与单位,落实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督导任务执行进度,加强任务日常管理与绩效。实施过程应严格围绕方案既定任务,各区科技示范基地、社会化服务主体等任务承担主体的遴选过程工作与结果应公开公正。充分挖掘任务实施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总结农技推广新手段新模式,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能力。各区动态信息应及时通过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报送,任务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应及时录入中央农业转移支付管理平台,确保任务资金执行进度。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6月11日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