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区域协同,聚力种业振兴。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9月11日在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开幕。本届大会首次由京津冀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主办,聚合三地的创新研发、转化应用和产业融合三大优势,突出区域化、国际化和市场化三大特点,围绕现代种业、生物制造、智慧农业三大板块,设置“1+7”会场,举办“1+1+1+10+N”系列活动。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市副市长文献主持,北京市委副书记游钧,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国际种子联盟主席亚瑟·桑托什·阿塔瓦尔,天津市副市长王宝雨,河北省副省长时清霜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国际种子联盟等国际组织和26个国家的54名外宾、29家国家和省级行业协会、上百位行业科学家、950家企业参加主分会场活动,为种业振兴建言献策,为农业科技发展指明方向。
北京市委副书记游钧表示,京津冀三地以“产业共育、科技共研、市场共建、生态共治”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从“协同破题”到“协作联动”的创新之路,“北京疏解、津冀承接”的资源流动更趋顺畅,“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协作链条日益成熟。未来,北京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集聚优势,聚焦国家所需,瞄准世界前沿,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指出,对标“十年实现重大突破”战略目标,要加强种质资源鉴定改良,夯实育种创新的种质基础,要强化突破性品种选育推广,严格品种全链条管理,要着力培育世界一流种业企业,深化种业科技合作,要加快提升种业基础现代化水平、种业基地现代化水平,实施制种大县奖励和现代种业集成工程,要持续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全面净化种业市场。
天津市副市长王宝雨表示,天津充分发挥种业科技、人才、区位等优势,加快推动种业全产业链提档升级,资源基础更加坚实,创新成果更加丰硕,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供给保障更加有力。接下来,天津将继续围绕打造“研发在京津、转化在河北、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与北京、河北的农业科技创新协作,一方面强化科技赋能,打造种业协同创新标杆,另一方面是深化开放合作,共筑种业发展新生态。
河北省副省长时清霜表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方位、高质量推进的新阶段,河北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与京津冀进一步深化协作,努力打造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是促进创新链再优化,推动更多的核心技术实现新的突破。二是促进产业链再融合,携手构建协同创新模式。三是促进服务链再提升,进一步完善与京津相关部门的常态化协作机制。
国际种子联盟主席亚瑟·桑托什·阿塔瓦尔指出,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已跻身世界级种业交流平台之列,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北京,大会既将中国的优质种业资源推向世界舞台,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优良品种,实现了互利共赢,在推动种业创新发展、促进国际种业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开幕式成功促成6项合作签约。其中,国际种业合作3项,京津冀合作签约2项,种业成果转化签约1项。
本届大会采用分布式办会机制,在通州主会场举办中关村主论坛,国际种子联盟主席亚瑟·桑托什·阿塔瓦尔介绍国际种子贸易现状和规则,为推动种业走出去优化完善路径;谭天伟院士介绍生物制造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建立生物制造新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赵春江院士介绍智慧农业发展与展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能目标。并联合丰台、平谷、延庆、海淀、朝阳、昌平、大兴7个分会场举行10场平行论坛,分别聚焦玉米、微生物、蔬菜、林果花草蜂、畜禽、合成生物、农作物种苗及休闲渔业种业等细分领域,共91位行业专家、种业企业代表作主旨报告。
大会同期举办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在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展馆里,设置了1个核心区、3个成果体验区,2个功能区。在核心区和成果体验区中,围绕种业振兴、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生物制造三大板块,143家单位的633项农业科技成果集中亮相,提供沉浸式科技体验。7个智慧农业大模型、29款种业芯片、12项生物育种专利以及46个新品种,展示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为基本特征的精准设计育种成果。在优新产品品鉴区中,55家京津冀品牌新主体带来“北京优农”“津农精品”“河北农品”等300余项优新产品展示品鉴。在科技成果发布区中,45家科研院校及农业创新主体发布173项新品种、新技术、新政策。
此外,本次大会期间在通州主会场开放参观玉米新品种智慧展示公园,首次全面展示国内领先的玉米单产提升管理方案;丰台分会场举办蔬菜种业交流交易活动和优质特色蔬菜品种对接洽谈会,以“好品种·好种植·好销路”为核心,精选50个蔬菜品种,一站式对接“品种-种植-销售”全链条资源,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订单快速落地;朝阳分会场举办观赏鱼展示及文化周活动。以观赏水族展览、乡村金鱼大赛为核心,设置“6个主题展区+1场金鱼比赛”。各会场结合周边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设计11条种业园区、重点企业参观路线。
据悉,前期大会已因时因地组织开展9场优新品种田间观摩品鉴活动,累计展示玉米、蔬菜新优特品种1100个,遴选发布主推品种160个,来自京津冀的近千名专业人员“看禾选种”,5000余名市民亲身体验品鉴,助力鲜食玉米“京紫糯519”等一批新品种达成授权协议,促进京津冀经销商达成8000万元采购意向。
本届大会在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迈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时期召开,预期取得两大成效。一是推动京津冀农业协同向更深层次延展,深化在品种培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合作,构建“研发在京津、转化在河北、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范式,加快建设具有区域带动力、全国引领力、国际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二是推动“农业中关村”“种业之都”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汇聚人才、科技、政策、市场等优质资源,促进育种前沿领域创新发展,加速种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支持优势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为全国种业振兴行动“五年见成效”贡献北京力量。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