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分区分级精准施策 着力促进恢复农业农村生产秩序
来源:    时间:2020-03-17    作者: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统筹推进全市重大农林水利项目和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恢复农业生产等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分区分级精准施策,着力强化调度协调,打通要素保障、生产用工障碍,促进农业产业活起来、农业项目动起来,进一步稳住农村经济基本盘。

  聚焦难点,以优化机制促复工复产。

  一是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短名单,涉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市级重大项目85个,分区督战、定期协调、动态推进,及时掌握解决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复工复产问题60余个。二是建立重大项目复工开工督促指导工作机制,由分管委领导牵头负责统筹和重点协调;农经处全体成员分区划片包干督促;行业部门建立项目台账、指导区县和项目业主有序复工;切实做到每个项目专人盯、专门促、按日调度,做到一般问题由区县帮助协调解决,重要问题由市级帮助协调。三是优化工作流程,印发投资项目在线服务指南、强化规划自然资源保障、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等通知,推行不见面审批网上办,创新招投标隔空投和重大项目一对一服务。四是强化项目储备,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畜禽集中屠宰运输、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短板弱项,指导38个涉农区县策划储备项目(专项)50个,加快完善前期工作,做到项目等资金,确保投资一经下达即可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重庆市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市级农林水利续建重大项目复工率均达100%;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复工585家、复工率达76.6%;47个年度新开工项目已有37个开工建设,开工率达79%。

  化解堵点,以疏通梗阻稳农业生产。

  针对鲜活农产品和农资在乡村流通运输受阻,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问题,牵头建立三项制度,着力疏堵点、解难题,保障正常农业生产秩序。一是建立农业生产日通报制度,每日通报、不定期会商,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春耕生产、农资运输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推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化肥12.29万吨、农药1100吨、农膜1109吨,保障210个农机化服务主体开展作业服务、完成春耕备耕及田间管理面积253万亩。二是建立农产品出村进城卡点解决协调机制,会同市农业农村、商务、交通部门公开投诉上报渠道,实时收集掌握重庆市农产品出村进城等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加强与多家快递企业合作,协调市和区县两级解决农产品销售运输问题6个、解决国家交办问题1个,目前重庆市蔬菜每周上市量达11.6万吨,占需求量的104%。三是建立养殖业复工复产调度机制,会同市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开展周调度、周会商,及时解决企业水电气供应等难题,推动136家饲料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复工率达97.8%。

  关注热点,以强化分析研判促有效政策制定。

  围绕思全局、谋大事、抓改革、促发展中心职能,紧密跟踪分析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冲击,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当好党委政府决策参谋。聚焦春耕生产、菜篮子保供、涉农企业复工复产、农民工就业等重点领域热点、难点问题,重点调查永川、潼南、荣昌、万州、梁平、黔江、秀山等7个点上情况,牵头形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春耕生产的影响值得关注》《发动引导滞留农民工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等形势分析、政策建议报告5篇,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务实管用的政策建议12条,得到重庆市政府肯定,纳入重庆市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快速恢复政策池。(资料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