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造秧” 土地“体检” 网上“农校”――来自江西春耕一线的新图景
来源:    时间:2020-03-10    作者:

  工厂造秧,出秧量可达传统育秧的15倍以上;对土地进行体检,农民打开手机小程序就能获得田块的肥力信息和施肥方案;在网上办农校,农民只需轻松扫码就可进入课堂

  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记者在农业大省江西春耕一线采访发现,一系列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勾勒出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图景。

工厂造秧:从育秧到插秧,省心又省力

  走进江西省吉水县黄泥洞智能工厂化育秧中心,只见两座透明的玻璃温室大棚内,农民正将秧盘搬上流水线,大棚内配备了自动化精量高速播种流水线、智能化育秧苗床、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智能化温室控制管理系统。

  这是我们新引进的智能工厂化育秧设备,种子发芽率超过90%,出秧量是传统育秧的15倍以上。江西井冈山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小庆说。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育好秧是保障粮食丰产的第一步。与过去在秧田人工育秧不同,江西不少种粮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都采用工厂化造秧,目前全省共建成1000亩以上的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123个,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

  过去在秧田育秧,因气温偏低一般需25天才能出秧,如今大棚里可营造最适宜秧苗生长的温度,20天左右秧苗就可移栽到大田。江西抚州市东乡区农技员万新才说,过去一亩秧田只能培育出供四五十亩大田用的秧苗,现在工厂化育秧,一亩可管两三百亩大田,且质量高、折损率低,有助于粮食增产。

  工厂造秧,也为水稻全程机械化耕作打下基础。

  机插是当前水稻机械化耕作的短板,而工厂化育秧整齐度高,适宜机插。冯小庆说,育秧中心配备了12台高速插秧机,能提供从育秧到插秧的全程配套综合服务。吉水县醪桥镇山头村种粮大户李顺根说:我在育秧中心订了320亩秧苗,工厂育好秧后还会帮我插到田里,省心又省力!

土地体检:手机定位查询,缺什么补什么

  氮磷钾含量指标正常,缺少有机质,土壤偏酸性。打开手机上一个名为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的小程序,选择好具体田块,江西省万年县裴梅镇汪家村种粮大户夏其概就能看到自己耕种的100多亩农田的土壤肥力信息,并获得了一份科学精准的配方施肥方案。

  过去施肥主要凭经验,现在缺什么补什么。夏其概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地可节约化肥10公斤以上,增产粮食30公斤左右,节本增效近百元。

  在对土地进行体检的基础上,江西推出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小程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目前,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6500万亩以上,覆盖率达88%。

  万年县农业农村局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张开锋说,当地每年会在全县范围内采样300个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建立并动态更新数据库,农民通过江西测土配方施肥小程序选择自家田块或是在田里通过手机定位,就能查阅到田块的氮磷钾、酸碱度、有机化学质等肥力信息,并获得量身订制的配方施肥方案。

  在体检后科学施肥,不仅能节本增效,也有利于耕地保护。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凌继河说,过去农民凭经验施肥,肥料利用率不高,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如今,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既能减少肥料浪费,又能保护耕地,有利于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网上农校:扫码进课堂,专家在线讲课

  春天来了,气温也慢慢回升了,农作物有的要播种,有的开始生长,但是,随之而来的病虫害也开始发生了。目前这个时候,大多数病虫害还处于越冬蛰伏期,正是开展病虫害防治的有利时机

  几天前,江西农业大学教授蒋军喜通过网络直播,讲解农作物春季病虫害防治技术,吸引了32万人通过网络课堂参加学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等部门在网上办起农校,组织水稻、蔬菜、果树等农业专家,推出专家微课堂、农技云课堂等线上农技服务,满足农民春耕备耕中的技术指导需求。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黄文说:农民朋友只需用手机轻松扫码即可直接进入专家微课堂,随时随地观看微课视频、浏览相关产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获取一对一的专家咨询在线服务。

  专家讲课有针对性,在家里就能学习,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江西省泰和县丰颖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丰春此前曾参加过不少农业技术培训,最近一直在网上农校学习,他说,希望今后网上农校能一直办下去。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