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不City啊?”“好City啊~”中英文混搭配上“魔性”的语调,让中式英语“City不City”走红网络成为“时髦”“洋气”的代名词。“City不City”爆火的背后是Countrywalk(乡村漫步)的悄然流行,是穿越城市的边界走向乡村的文旅发展趋势,一批批古老村落因时因势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追求“city”感,将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引入乡村建设中,要避免生搬硬套,邯郸学步;应以实现探求自然之态、享受生活之美、追寻历史之根、品味文化之源的理念,让乡村建设“土”“洋”结合。
保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态之美。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乡村四月,到“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的初秋新凉。自古,乡村的田园风光便是可以入得诗,进得画。在建设美丽乡村中,不能为了盲目追求“City范儿”,复刻“城市模版”,应在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的情况下,系统规划、改善村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中保留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重现文人佳句中的诗意田园。
探求“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的农事躬耕之乐。在快节奏的现代“city”生活中,农事躬耕是身心的双重滋养。农事躬耕之乐,是深植于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体验,蕴含着生命的奥秘与自然的智慧。乡村建设文旅项目中要创造农事体验活动,将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躬耕于田野之间,在“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体验田园躬耕图,洗净在城市的铅华,在绿水青山中“清心洗肺”;在“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中体验亲自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割的过程,收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欣喜与快乐。农事体验消解了“City味儿”,让人们可以放下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回归内心的宁静与纯真。
传承“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乡土文化之魂。乡村建设中要留住共同记忆,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如宗族文化、节庆文化、农耕文化、祭祀文化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了乡村历史、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成为维系乡村社会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礼俗秩序开始逐渐消解,乡村出现了内核“空心”。重塑乡土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寻根溯源,不仅是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更是乡村建设高级的“City”感。
清新自然的生态风光与现代化业态交织,在不掩盖乡村本身特色和真实生活图景的同时,让乡村拥有了更多现代文化叙事。许多乡土文化元素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乡村+文创”,传统手工艺如扎染、竹编等,被转化为时尚服饰、家居用品等,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符合现代都市的审美需求;“乡村+咖啡”,把原本独属于城市的咖啡店,融入乡村肌理,满足了人们对乡野和自然的向往,成为了都市快节奏生活的精神补给;“乡村+研学”,将乡村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与研学活动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导社会力量加强乡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这种融合在使得乡村建设的“city”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交相辉映,在“土”“洋”之间有序结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的双向奔赴。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