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百万亩旱碱麦丰收了
来源: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30    作者:佚名

  6月15日,从沧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全市100.2万亩旱碱麦已经全部收获完毕。根据渤海新区黄骅市初步测产,平均单产240公斤以上,比去年增加7.9%,总产较上年增长近两成,旱碱麦丰收已成定局。

  

  日前,记者来到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地麦田机收现场,深刻感受到了旱碱麦丰收给当地干部群众带来的喜悦。

  “今年是种地这么多年来旱碱麦长势最好的一年。”后仙庄村农民杨东进戴着一顶草帽,站在自家的麦田里,随手搓开一个麦穗,不时把麦粒放进嘴里细细品尝,脸上绽放着丰收的喜悦。他感慨地说,这块麦田亩产超300公斤,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孙景春也是后仙庄村农民,前天她家刚收割了6.5亩的麦子,晾晒一天后卖给了本村粮商,算下来亩产超过了360公斤。

  后仙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志亮告诉记者,后仙庄村总耕地面积4300余亩,旱碱麦种植面积3800余亩,下一步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深加工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除了风调雨顺,今年旱碱麦丰收背后更有科技的力量。杨东进、孙景春种植的麦种都是沧州科研人员选育的“捷麦19”,具有抗旱、耐碱、耐寒、产量高等特点,在沧州滨海盐碱地区得到大量推广。

  “种好旱碱麦还得需要科技支撑。”在田间收集技术数据的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郭凯,指着田间地头几处因土壤盐碱什么都没长的地块说,挨着排水沟渠的地块明显比无排水设施地块的麦子长势好。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他们将继续为旱碱麦品种培育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近年来,沧州市深化盐碱地综合利用,不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提升旱碱麦生产能力,大力推广适应盐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深入开展盐碱地小麦种植的小面积高产攻关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带动了旱碱麦的丰产增收。下一步,沧州市将继续加强盐碱地改造利用和新技术推广,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打造特色品牌,推进产业化发展。2023年沧州市秋播旱碱麦面积力争达到150万亩。


原文链接:http://nync.hebei.gov.cn/html/www//guihua/16728013410134384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