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地位,饱含着对农业农村美好未来的殷切期许。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抓住机遇、铆足干劲,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大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向农业强国不断迈进。
从国家战略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其首要任务在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这为农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加速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战略机遇。当前,无论是确保粮食产量的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还是聚焦推进产业发展的各级特色产业集群的打造,都蕴含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巨大潜力。
从政策导向来看,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构筑起对农业强有力的支撑。农业补贴政策不断优化、更加精准,农村金融创新让“最后一公里”老大难问题得以破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面推开,为种粮农民稳定增收吃下一颗“定心丸”,多层次的特色农险为“土特产”保驾护航。良好的政策环境助力农业从靠天吃饭的传统产业“变身”富民产业。
从发展基础来看,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农业科技创新步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农业产业大步向前、农业增产增效夯实了基础。
现代化的乡村更有魅力,现代化的农业更具活力。广袤田野孕育着无限生机,吸引着亿万农民在乡村广阔天地中干事创业,共同绘就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壮美篇章。然而,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并非朝夕之功,要深刻把握农业发展规律,破除束缚生产力飞跃的体制机制弊端,发掘农业的多元价值,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让这份大有可为的事业成为更多农民开启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擦亮科技利器。科技给农业带来的革命是颠覆性的,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正在为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持续赋能。科研端,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对科技的引擎作用,推进前沿科技研发,重点突破种源、农机核心部件等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等瓶颈制约问题;应用端,要构建完善科技应用推广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企业一头连科研、一头连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主力军作用,让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用好改革法宝。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在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将分散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上来。要及时总结、充分吸收各地农村探索出的好办法、新路子,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发展质效。
重塑乡村价值。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除了生产功能,乡村的生态保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多元价值逐渐凸显。田还是那块田,除了产出粮食和蔬果,还能“卖风景”“卖体验”,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乡村,寻找乡愁的心灵慰藉,追觅农耕文化之美。一产“接二连三”打开了农业发展的新天地,要充分认识发掘乡村的多元价值,让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极。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大有可为,但不能“妄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尤其不能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业全产业链,不能把农民排除在外,要在支持政策设计上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另外,拓展农业的广阔空间,还需要因地制宜,规模上宜大则大、宜小则小,适度规模经营也好、零星种植也罢,都要以解放生产力为原则,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江南北,沃野千畴,亿万农民正满怀信心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让我们共同为农业强国的梦想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