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有这样一群年轻的面孔,他们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农业现代化的憧憬,面对家乡土地的呼唤和乡村振兴的号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城市的繁华,选择回归乡土,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防城区那良镇的90后新农人翁开宁。
翁开宁是防城区那良镇大河村村民,他因地制宜以黄心木薯种植为切入点,不仅革新了传统种植理念,更通过创新的栽培技术和营销模式,正努力将木薯这一传统农作物打造成为那良镇的地标性农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防城区那良镇大河村村民 翁开宁:传统的种植木薯,它是平地来的,就是不起垄的,种的苗也很多。通过我们自己的方法、经验去打破那个传统的种植,我们就把那个木薯起拢得很高很宽,留的苗也只留一颗,然后株距的话也是有1.5米,这样保留的话它那个产量会提高很多。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翁开宁敏锐地捕捉到了短视频的巨大潜力。他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到了“华南9号”黄心木薯,纷纷下单购买,成功将流量转化为销量,使得木薯这一传统农产品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防城区那良镇大河村村民 翁开宁:带工人到基地里面去干活,去种木薯,去拔木薯,把它拍成一个短视频放到平台上,通过这个短视频来引流。我们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方式,普通的电商还要到市场去批发,我们现在就是通过把客户引流到我们的短视频里面,观看了我们的短视频后,觉得我们做得很好,会一直关注下去。
面对市场的积极反馈,翁开宁并没有止步于当前,他深知要实现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延伸产业链,向深加工领域拓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于是,他开始探索木薯的多种加工方式,从初始去皮真空打包,到计划探索切块、去心、制成木薯干颗粒等,这些举措不仅大大减少了木薯的冷冻费用和运输成本,新制产品还能延长木薯的保质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宽市场空间。
防城区那良镇大河村村民 翁开宁:未来,我想把我们这个黄心木薯做成我们那良镇的地标性农产品。目前我们公司有基地200亩,通过跟农户、合作社合作有2000多亩,接下来,我想通过乡村振兴,带动更多的农户,带动更多人去致富。
近年来,防城区高度重视新农人的产业发展和政策扶持,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