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上思县思阳镇:振兴“牛产业” “犇”向致富路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30    作者:佚名
近年来,上思县思阳镇紧扣全县“1252”发展思路,深入推进“1633”工程建设和“1+4”产业发展,坚持走“产业兴农”道路,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点链面”多维聚力,助推全镇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产业振兴思阳“牛文章”。

  

  明哲村牧草种植基地。

“三点”发力,激活牛产业发展“新动力”。攻克技术难点。加强科研院校与养牛产业领域的技术合作,以广西大学、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水牛研究所等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加快对关键领域形成系统化攻关和应用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推广站在行业技术服务指导的关键作用,切实加大优质杂交品种的选育、常见病防控等科技应用与推广力度。疏通资金堵点。建立健全多元化融资机制,通过宣传推广县农商行等银行推出“生物活体抵押贷款”“农业保单质押贷款”等为养牛产业发展量身打造的贷款产品,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寻找突破口,切实解决养牛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利用肉牛养殖保险补贴政策,增强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扩大规模亮点。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强化基层党组织牵头,发挥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批、联营共建一批、能人领办一批、党员推动一批,不断壮大养殖规模。目前,全镇共有肉牛和水牛养殖点92个,其中年出栏10头以上专业养牛场23个,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牛场1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养牛场8个。

  

  玉学村肉牛养殖基地。

  

  思阳镇奶水牛养殖基地。

“双链”延伸,拓宽牛产业发展“新财路”。打造全产业链,做强“牛经济”。在上游,大力发展饲草规模种植,为肉牛养殖提供优质饲草。探索“统—分—联”饲草发展模式(即党组织统领流转土地,专业人员分包经营,产业联盟规模化品牌化),以易和村、明哲村为重点,共投入衔接资金290万元,流转近400亩土地,种植“桂研1号”“天牧良草”等优质牧草,按照“种草养畜、以草定畜”原则,先试先行再发动群众全面推开,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种植户。 在下游,延长肉牛(水牛)屠宰、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依托雄特牧业等龙头企业加大精深加工研发力度,拓宽牛肉制品销售渠道,实现从卖肉牛到卖牛肉、从卖牛肉到卖牛肉制品的转型升级;依托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奶源供应,畅通牛奶销售渠道。完善利益链,广开“牛财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牛产业联农带农作用,通过订单生产、入股、合作、代养、代管等多种形式将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起来,为周边农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已带动187户群众发展饲草种植,带动251户群众发展肉牛产业,其中,受益脱贫户有41户151人;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饲草种植、肉牛(奶水牛)养殖等项目,实现增收100多万元。牛产业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易和村高山肉牛养殖基地。

“全面”布局,绘就牛产业发展“新画卷”。按照全镇一体、各有侧重、错位发展、互为补充的思路优化产业布局,以明哲、易和、玉学、甜蜜里等村(社区)为重点发展区域,辐射带动全镇18个村(社区),形成全面布局、全域发展的牛产业发展格局。在思阳镇西部片区,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圈”,发挥“山”的优势,发展壮大肉牛等特色产业;在四村联营水牛养殖基地,一座现代化标准化牛舍已经建成,首批进场的77头奶水牛已完成隔离检疫;在玉学村肉牛养殖场,存栏40头优质肉牛,聘请具有养牛经验的脱贫户担任管理员;在易和村高山肉牛养殖场,54头高山肉牛在专业人员的饲养管理下已达到出栏标准。全镇牛产业布局正有序铺开,牛产业“畜”势勃发,一幅“牛气冲天”的乡村振兴生动画卷正在思阳徐徐展开。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fcg/t1945076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