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严关古牌楼
图②:阳光玫瑰种植基地
图③:线上直播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
图④:灵渠葡萄公园(北门)
图⑤:严关镇开展桂林米粉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欢庆“三月三”。
图⑥:古法制作米粉
□记者刘健 通讯员毛莹
严关镇位于兴安县西南部,地处风景秀丽的古灵渠之畔,距兴安县城10公里、桂林市区47公里,基于境内秦代建造的“古严关”而得名。
近年来,兴安县严关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勇担使命,锚定“精品农业特色镇、矿粉产业示范镇、文化旅游窗口镇、乡村振兴样板镇”建设目标,以产业兴旺为核心、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着力在“五大振兴”上打基础、下实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提升产业竞争力
“严关的草莓在市场上口碑非常好,已经成为消费者心中的一个品牌了。”近日,到兴安县严关镇马头山村采摘草莓的人越来越多,游客对严关镇农产品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
趁着阳光正好,走进马头山村的草莓园内,草莓的香甜气息四处弥漫。该村草莓种植户韦武忠自2021年开始,就采取订单方式销售草莓,两年多来一直保持着火爆的销量。在韦武忠的带领下,严关镇不少村民走上了草莓种植致富路。
如今,灵渠河畔,一个以马头山新村为中心,集草莓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已经建成,成为这个甜蜜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好见证。
马头山村的发展,得益于严关镇坚持“小而精、精而优、优而特”的总体工作思路。近年来,该镇结合“桂林十大经典”之一的灵渠,做好“乡村旅游+”“历史文化+”“农业采摘+”等农文旅融合的大文章,通过打造“陆关水陡”乡村旅游骑行线路,将古严关和古灵渠沿线的黄龙堤、马头山、三米驿站有机衔接,统筹推进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休闲采摘示范区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及对冬闲田资源的充分利用,拓展采摘区域与农作物种类,推行“行业化、标准化、星级化”的采摘园发展模式。示范区核心区域连片种植达1200余亩,涵盖葡萄、草莓、无花果、哈密瓜、西蓝花、辣椒、冬瓜等作物。
此外,严关镇通过打造家庭农场休闲采摘示范区,培育新农人,利用“农场直播+”的方式,打响马头山香草莓、阳光玫瑰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年到严关镇开展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的城市居民达3万人次,有效推动了特色休闲农业发展,让“农业+休闲采摘”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同时依托农业发展优势,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严关镇七甲村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基地项目、严关镇葡萄“微生态种植—数字生态农业”试点项目等农业龙头项目,带动农户向精品农业、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土特产”变成“金招牌”。
在此基础上,严关镇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做优做强做大香草莓、阳光玫瑰等产业为主导的精品特色农业,加强培育“一村一品”,实施兴安县村级集体经济数字生活实验室试点项目,引进金禾佳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微生态种植技术,立足村企合作、支部带动、党员带头。已累计与206户农户签约合作,涵盖葡萄、柑橘、草莓种植等面积约2347.6亩,持续激活集体经济动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依托灵渠畔旖旎的自然风光、休闲绿道、“三米驿站”等资源,严关镇成功建成灵渠葡萄公园(北门),并与灵渠葡萄公园(南门)组团发展,是桂林市首个农旅结合的公园。
传承发展乡村文化
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2021年,严关镇潘家村“爱心陪读”崭露头角,并且一直坚持至今。
随着不断的摸索,潘家村的陪读模式已经日渐完善,并且在严关镇推广开来。如今,严关镇政府在潘家村、江西坪村、严关口村等4个村创新打造了各有特色的“儿童之家”,30多名“爱心妈妈”承担起了4个村“儿童之家”的运作,陪伴100多名孩子每天进行一到两个小时的阅读。
随着农村重视教育的程度逐渐提升,严关镇也在不断进行有益的尝试。严关镇“爱心妈妈”联盟坚持在潘家村文化室、江西坪村灵泉书舍等公益书屋开展“晚间半小时”亲子阅读活动,带领孩子诵读中华诗词及中华小故事,培育家庭“小细胞”,营造了浓厚书香氛围,勾勒出亲子共读的温馨画面。
此外,严关镇以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创新农村文化形式多样化,营造良好书香气息,挖掘各村特色文化,引领良好精神文明新风尚,让村民在文化活动中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文化熏陶中受到启发教育,让村民群众在乡风文化建设中唱主角。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文化活动10余场,依托镇党委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创新“宣讲+”模式,通过微课堂、文艺宣讲、上门送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活动30余场次。
通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严关镇不断建强“四会”组织,通过“传承孝廉家训家风”“农家书舍亲子阅读”“文明实践积分制”等自治模式,积极探索与乡村发展相适宜的乡风文明建设,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移风易俗,助力乡村发展。同时,严关镇坚持深入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及利用,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持续推进“古韵灵渠·云端严关”文化品牌打造工作,常态化举办“古韵灵渠·云端严关”系列文化活动,以灵渠沿岸人文风光、地域特色物产为载体,多元化展示严关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群众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现在,该镇通过建设兴安县桂林米粉文化展馆、“三米”文化民俗体验等方式,推进桂林米粉传统非遗技艺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严关镇生态环境优美,漫步在该镇马头山绿道,碧水蓝天,水清岸绿,让人心旷神怡。
今年以来,严关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支部引导、村民理事会主导、干群携手同心”的工作格局,持续推进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辖区废弃矿山开展排危、复绿复垦等生态修复。截至目前已完成复垦255亩。
围绕村庄绿化硬化亮化、水体治理、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方面,硬化4.2公里生产道路,完善一批沟渠、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辖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和提升项目、镇区污水管网改造及镇级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项目。同时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培育集生态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充分利用灵渠水资源、休闲绿道,对村庄进行生态修复与生态改造,重点打造“三米驿站”核心区,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此外,严关镇还全力以赴推进“两个保护”工作,在充分发挥河长制、田长制和林长制三项制度作用的基础上,注重探索常态长效机制,动员辖区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等常态化排查辖区内非法采矿、滥采乱挖山体、非法采砂制砂等情况,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确保环境整治有人管、有人问、可持续,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持续提升乡村“颜值”,切实增强村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培养引进乡村人才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要持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大力培育各类乡村紧缺人才,以人才振兴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严关镇结合乡村振兴、工业振兴、精品农业特色品牌建设等重点工作,建立完善本镇人才信息数据库及在外人才信息库,对全镇37名“土专家”“田秀才”“能工巧匠”等进行登记造册,其中3人入选兴安县乡村振兴杰出(实用)人才。
在此基础上,该镇通过“人才+项目”,选派专业技术人才、聘请专家教授,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劳动力技能”等培训,构建覆盖全面、资源共享、衔接有序、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乡土人才提质赋能。
注重挖掘本地致富带头人、产业能手等乡土人才,组建乡镇商会,促进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流动和资源共建共享。企业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助学、助农、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营造和促进社会正能量的浓厚氛围,共同构建良好社会风尚。
同时抓好乡贤与乡村发展的“供需对接”,加强在外流动党员管理,邀请在外杰出人才反哺桑梓,深度参与“乡亲乡建”行动,在人居环境、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排头兵”作用,积极带动群众筹资筹劳兴办村级公益事业。
加强乡村组织建设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组织党员联系群众办实事,带头树新风,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最大程度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并在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今年以来,严关镇围绕“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的发展思路,探索乡村治理“积分制”。村民以户为单位参与积分管理,积分内容涵盖遵纪守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公益美德、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六大类,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以“小积分”推进“大治理”、助力“大服务”。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行网格化治理,纵深优化“党支部+网格员+党员联户”,形成以网格为基本单元、联户为神经末梢,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现了党组织在基层全覆盖,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锻造了中流砥柱。近年来,全镇共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9人,发展党员28人。
同时,该镇还关心关爱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吸引事业有成的流动党员回村创业,助推乡村振兴。推进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先后接收选调生4名,招聘大学生本土人才3名,回引种养方面专业人才15名,为助力全镇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帮扶。
奋进新时代,扬帆正当时。严关镇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扩优势、补短板、抓重点、破瓶颈、求创新、培动能,“五大振兴”相互交织、同频共振,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扬帆远航,正驶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彼岸,绽放出新时代乡村最耀眼的光芒。
(本版图片由严关镇政府提供)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