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 蒸湘区:打造乡村合伙人共创共建平台
来源: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23    作者:佚名

  近年来,蒸湘区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独特的自然山水、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农文旅资源、便利的区位交通,多元打造近郊乡村振兴“蒸湘样本”,走出了一条极具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案例背景】

  蒸湘区总面积110.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2.33万亩,总人口47.49万人,农业人口只有4.35万,属于“大区小农”型,更利于推动乡村发展。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该区立足经济、自然、人文、交通等优势,全面开放乡村振兴合作领域,搭建招才引智共创共建平台,2022年9月以来启动“乡村合伙人”计划,吸引“人、财、物、项”回乡村、建乡村,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旅“近郊型”乡村振兴“蒸湘样本”。

  【基本情况】

  2022年9月,蒸湘区雨母山丰收节启动乡村合伙人项目路演,面向社会展示乡村建设成果,招募乡村合伙人参与“乡建”。目前,该区已完成6次项目路演集结,仅一年时间,吸引了大批“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响应村集体的“共富同治”模式,文化创意、研学教育、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等多业态合伙人项目在蒸湘乡村蓬勃兴起,逐期推动蒸湘乡村振兴近郊模式从传统向现代、零散向集群、单片向全域蝶变。

  【案例目标】

  以党建引领“同富共治”模式为引领,打造“乡村合伙人”共创共建平台,致力推动乡村“六变”,通过“四个维度”,创意唤醒乡村、成长激活乡村、温暖服务乡村、共创扮靓乡村,提升城乡联结度、农旅融合度、乡村知名度,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构建全区统筹、各方联动、多产融合的城乡发展大格局。

  【案例结果】

  2023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数331万人次,同比上升56.3%,实现旅游收入33亿元,同比增加54.2%,农文旅收入占比70%以上。全区下辖21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其中9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0万元,4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主要成效】

  1、用创意唤醒乡村。“可食地景”提质农村人居环境。引入“可食地景”生态合伙项目,创新把农业融入景观,优化庭院生产格局,大力推广生态种养、特色林果、农耕体验、蔬果采摘等庭院经济发展模式,21个村3500余农户参与发展“可食地景”庭院,带动每户年均增收近万元。“包装美学”赋予农产品温度。实施“乡村统一品牌—源自雨母”战略,选择更现代化的手法让农产品形象变得年轻、有活力,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圈层的消费者重新认识农产品,建立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个性制定粮油、榨菜、蔬果、鱼丸、腊味、干货、茶叶等12类56款产品包装,推动“土货”变“潮品”,提升产品溢价空间超过20%。

  2、用成长激活乡村。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协作的劳动教育机制,全区18所学校和同心劳动、耕乐园、鲜誉等9个优质劳动实践基地联结成“劳动教育合伙人”,打造“小农入田间课堂”劳动教育品牌,畅通“劳动+基地”“基地+学校”“学校+家庭”实施路径,开发农耕体验、亲子互动、水果采摘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促进实践基地食宿行游购娱融合实现一产向三产升级,为乡村引流。2023年1-9月累计组织基地实践活动121次,参与学生人数10000多人,带动家庭2400余个,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万元。

  3、用服务温暖乡村。提高乡村文化品位,发挥奇石文化博物馆、艺术家部落等场馆作用,用艺术留住乡愁,积蓄发展能量,累计吸引游客50万人次,场均艺术作品销售额超10万元。打造乡村传播品牌,开辟“源自雨母”自媒体专用平台,做优蒸湘近郊模式的“乡村表达”,乡村话题热度突破千万,为乡村引流人数超100万人次。汇聚乡村美育资源,来自全国知名艺术家爱心企业家、公益大咖等组成“艺术+公益”美育联盟,实施艺术乡村联合行动,促进优质美育资源不断向乡村学校延伸。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合伙人资源优势,联合爱尔眼科等民营企业家开展送医下乡、助学扶困等系列乡村公益活动,上半年捐赠助学、教育、医疗等资金物资200万余元。

  4、用共创扮靓乡村。搭建“头”“尾”相接全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的农业特色品牌17个,新增农业加工流通领域企业37家,新建乡村车间26家,促进家门口就业960人。推动农业生产基地向加工、销售中下游延伸,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亩均收益增长10%~15%,带动全区农民增收1500元/户。形成农旅特色产业集群。全域发展以“四香”(稻香、菜香、花香、果香)等优势特色种养业为主导的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产业集群,推动雨母山——呆鹰岭近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济带产值超10亿元。构建文旅融合高地。成功打造一核(雨母山核心景区)一圈(环雨母山文旅康养圈)一廊(“十里荷塘”清廉文化走廊)一体(文旅康养一体发展)文旅产业格局,引入了雨母云舍、米墅梧桐谷等精品高端民宿,培育出新竹雅轩、万熙山房等网红特色民宿集群,催生出雨湖营地、星空影院、网红餐饮等休闲新业态。结成“新农人”联盟。发挥青年×乡村力量,壮大电商“新农人”队伍,开通乡村物流直通车APP,线上+线下互补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自媒体达人、短视频博主争当“乡村好物推荐官”,带动直播带货、产地直采,成为乡村好物进入大市场的“新桥梁”。

  【主要做法】

  1、引留并重,厚植发展沃土。一是搭建多元平台。尊重农民主体,倡导多元参与,依靠市场的力量,吸引入伙一批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的“能人”,起到“入伙一个人、带动一个村”的作用,推动形成多元治理主体齐抓共管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二是完善配套服务。在土地流转、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引才补贴、技能培训、宣传推介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解决合伙人的后顾之忧,让“乡村合伙人”来得了、留得下、能发展。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完善第一书记制度,选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创业成功人士、新乡贤担任村干部。建成“清廉村居智慧平台”,实行“村级事务码上公开”“一件事一次办”“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提高村级办事效率。

  2、流量为王,升级品牌运营。一是成立电商联盟。整合农业优质资源,搭建商贸物流服务团队,通过电商推介蒸湘乡村好物,助力农户打开销路、打响品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强化品牌营销。坚持市场化思维运营,“源自雨母”乡村规范品牌通过定位差异化、表现符号化、引流IP化,进行整体包装营销,讲好乡村故事,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三是打造宣传矩阵。打造宣传媒体合伙人矩阵,重点推介蒸湘的好山好水好物,通过社交运营扩大用户群体,形成口碑化传播,不断增值“城市后花园”的品牌名片和度假影响力。

  3、和美与共,擦亮共治底色。一是标准融入治理。创新乡村治理标准化“8415”机制:即集镇管理治理“四乱”,村容村貌实行“四清”,屋场庭院实现“四化”,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追求“四好”,垃圾处理抓好“四环节”,农村改厕做到“四达标”,农房建设管好“四房”,资源保护做到“四禁”,村级管理要有“五有”,把标准化思维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夯实法治基础。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聘用全覆盖,培养“法律明白人”63名,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基层依法治理、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基层治理体系法治力量。三是发挥榜样力量。引入榜样入伙乡村治理,成立区模范好人志愿服务队,通过建强模范好人队伍,激发好人力量,发挥榜样作用。实施积分管理,逐户建立管理台账,形成“村规民约有积分,兑换积分有奖励”的工作机制。

  4、引水活源,扩大同富优势。一是拓展共富空间。以党建引领“同富共治”为抓手,以农村集体土地、资产、资源等要素的有效利用为基础,结成资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土地运营型、文旅驱动型、服务创收型等5种村企利益联结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集约化、多元化发展。二是创新发展模式。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整合农业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加入专业团队运营,形成“乡村合伙人+村集体+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增收。三是打造新消费场景。发挥乡村合伙人各行业自身优势,着力打造“六变”新派乡村,做足做实“农特产品好吃、农耕体验好玩、农旅服务好看、乡村文化好品”乡村消费新场景。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412/t20241219_335307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