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植物医生”建言献策 山西省齐心护航粮食安全
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伴随着农业大规模集约化种植和高附加值作物的连年种植,土传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成为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如何有效防控土传病虫害?”

    “在全球农业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创新开发合格的、高效低毒的靶向农药,从而实现食品安全?”

    “植物病毒害素有‘作物癌症’之称,变异快、种类多,每年在全球造成的作物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美元。怎样科学防治植物病毒害?”

    …………

    于交流合作中贡献智慧力量,在多向奔赴中护航粮食安全。近日,“新农科·新植保·新发展”第五届植物保护学科论坛暨《植物保护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二次会议在山西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太谷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植物保护学科评议组秘书长陈学新、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秘书长郑传临、《植物保护学报》主编彩万志、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院长(所长)马瑞燕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植保精英、学术翘楚齐聚太谷,在相聚、相交、相融中分享科研成果,探索学科创新,共商植保事业发展大计,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植保力量,为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保护植物就是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安全、维护人民健康。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生产安全和作物高产高效高质量,离不开植物保护专家的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因此,植物保护专家被称为“植物医生”。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而根腐病制约了大豆的稳产高产,严重时使大豆绝产。”论坛上,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叶文武介绍道,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病害绿色防控团队的“植物医生”们围绕病害监测防控、抗病受体挖掘应用、大豆基因编辑、卵菌分子遗传等方面开展研究应用,形成了以种子健康为核心的防控技术,并集成技术模式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病虫害治理能力是农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粮食安全和粮食供应能力的基本保障。植物保护、虫口夺粮,成为稳粮增油、端牢中国饭碗的有力举措。而新农科、新植保、新发展,让病虫害防治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研究员的《棉铃虫对甜味和苦味物质的编码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曹坳程研究员的《土壤熏蒸消毒——一种病虫害源头控制技术》、南京农业大学赵春青教授的《第四代靶向GABA受体的杀虫剂作用机制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冯雪教授的《菜豆m6A对菜豆普通花叶病毒侵染调控分子机制》……众多“植保医生”带来的学术报告,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绿色植保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有力见证。

    记者了解到,本次论坛是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主办的第五届植物保护学科论坛。5年来,山西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围绕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及生态安全,立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学院团队建设由“物理混配”向“化学反应”凝聚和变化,学科发展正由“零星散旧”向“特优聚新”统筹布局,专业建设由“特色优势”向“国家一流”迈进,为山西乃至全国的植物保护工作贡献了重要力量。

    论坛期间,山西农业大学昆虫馆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为昆虫馆题写馆名。“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三晋大地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独特的昆虫与植病多样性。山西不仅是世界古木建筑的集大成之地,更是植保文化和昆虫文化的博物馆。山西现存的各类虫王庙有八蜡庙、蚂蚱庙、刘猛将军庙、虸蚄庙、蛭蝗庙、蚕神庙等40多个,其多样性位居全国第一!”揭牌仪式上,《植物保护学报》主编彩万志介绍。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本届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寄语各位“植物医生”:“让我们携手同行,以科技创新引领植保事业发展,以学术进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xyyw/20241209/95c25cbcf3e2479daada30b459cb3f3a.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