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农民给大学教授当助手
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

  

  怀柔区怀北镇农户于江龙最近喜迎新身份——他的大棚成了科学家的试验田,他自己则给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副教授张玉芹科研团队当助手。这也是怀北镇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的最新成果。

  这块小小的试验田,今年种了一棚“金苗苗”——国科大科研团队精心培育的西红柿幼苗。光种植品类就达100多种,将为国科大师生基础研究提供充足样本,助力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过去咱只知道埋头种地,没想过什么创新。现在可不一样了,还是这片地,长的却是‘科技果’。”今年35岁的于江龙,一大早就来“巡查”大棚。西红柿刚刚挂果,小小的果子坠满枝头,于江龙掏出手机,记录果子长势,然后编辑信息发给张玉芹。

  于江龙对新身份很得意,“这些果子都是搞研究用的,我们每周要‘汇报’。以前大棚里种的都是大路货,现在可是‘金苗苗’。这些科学实验能助力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受益的可不止我们这一村一镇的人。”

  怀北镇是京郊有名的红梨之乡,以种植红肖梨为主。后来,国科大雁栖湖校区落户怀北镇,十多年间,一栋栋办公楼拔地而起,现在已有万余师生生活、工作在怀柔。

  近些年,国科大师生和怀北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起举办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仅今年以来,参与活动人数就已突破2000人次。正是在国科大现代农学院一次劳动教育实践中,怀北镇农办主任李炎结识了现代农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教师袁凯。袁凯得知,怀北镇十分看重科研成果就地孵化转化,去年刚新建了7栋专门种植西红柿的高科技大棚,就向李炎引荐了长期从事西红柿相关研究的张玉芹,一段“西红柿情缘”就此开启。

  “我们团队主攻植物激素转运蛋白的鉴定和功能解析,最终实现对番茄等农作物的改良。有了试验田,我们就可以在实践中收集数据,重复表型了。”张玉芹很满意。

  不只张玉芹团队。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建及其团队也走出校园,在怀北镇探索土壤修复改良。四年来,师生们隔三差五就会来到农户家,参与农事劳动,为农作物“把脉开药”。今年8月,何裕建还因此当上了河防口村的“荣誉村民”。目前国科大已在怀北镇建起5块试验田,不少农户给科学家当助手,和他们打成一片。

  “家门口守着这么宝贵的资源,太难得了,得好好把握住。希望科学家能把我们周围的村民都带动起来,一起提高素质、增收致富。”于江龙满是憧憬。


原文链接:https://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543477502/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