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恢复生产动态】海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灾后恢复修复指引
来源: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3    作者:佚名

  

  

  一、村内道路灾后恢复修复

  1.坚持“先抢通,后修复”原则,因地制宜采取临时保通措施,尽快恢复村内道路通行,再根据实际情况修复受损道路。

  2.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逐步清理道路路面倒塌树木和杂物,对倒伏在道路两侧的树木进行砍伐清理、转运,做好路面清障工作,恢复村内道路通行。

  3.对积水浸泡时间较久的村内道路,应及时将边沟、涵洞、桥孔、通道的积水、树枝及杂物清除,确保排水畅通。为防止路面次生危害的产生,在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重载车辆通行,必要时可采取堆砌隔离墩等措施。

  4.根据实际情况修复受损道路,针对边坡塌方、路基损坏、路面悬空、边沟冲毁等问题,排查隐患,核实损毁情况,查实损失,登记建账,稳步推进修复。对村内受损边坡进行加固,采用填充材料对路面塌陷和裂缝进行修补,对于较大面积的塌陷,应重新铺设路面,采用冷再生法、热再生法、全厚式修补法和喷射修补法等道路修复技术开展基础设施维护工作,保证道路安全顺畅。

  二、农村公共厕所灾后恢复修复

  1.根据如厕需求,优先快捷修复群众如厕需求较大的公厕,确保能用卫生。

  2.利用铁铲、铁锹等工具清理公厕内部积水、杂物,疏通堵塞下水管道,对公厕进行全面清扫保洁,化粪池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使用,确保公厕内外环境干净整洁、无异味。

  3.检查公厕内外线路、设施、粪池、立面等,做好公厕“通水、通电、通风”工作,保障维护设施正常运转。对于严重受损且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公厕应及时暂停关闭使用。如群众如厕需求较大,应选择合适地点、合理布局,搭建临时公厕,保障村民如厕需求。

  4.对台风过后的农村公厕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分门别类制订修复方案,有序推进修复重建。

  三、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灾后恢复修复

  (一)通村道路畅通措施

  对路面倒伏、倾斜的树木及路面堆积的树枝、树叶、淤泥、杂物等,采用铁锹、锄头等工具清理,抓紧恢复道路通行。对暂时不能处理的损毁路段,应及时设置警戒线,以防行人误入受伤。

  (二)污水处理措施

  对房屋和公共区域(排水渠、边沟)的积水点、排水管道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清理积水污泥、堵塞物,疏通积水地段,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排水顺畅,避免积水滋生蚊虫和细菌。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垃圾处理措施

  1.全方位、拉网式开展排查清理。全面清理房前屋后,特别是房屋周边、公路两侧、小路巷道内的各类残枝断树、各类堆积物、废旧杂物、破旧网布围护。清理河道、沟渠、池塘内台风产生的水体障碍物、漂浮物和岸边生产堆积的各类垃圾,推进沟渠池塘的清淤和生态化治理。保持村庄环境常态整洁。

  2.宜在各村设立临时垃圾处理点,清污产生的垃圾进行消毒,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可统一堆放临时点后集中处理,防止垃圾堆积形成污染。

  3.优先处理危险废物和环境敏感区域的废物,对环境清理中清出的动物尸体,应尽快进行深埋或火化处理。

  (四)户厕处理措施

  1.检查厕屋主体、门窗、下水管道等完好情况,清洁厕屋卫生,规范物品摆放,及时清理废弃物,保持厕屋干净整洁。

  2.查看化粪池是否漂浮、沉降或破损,是否变形导致串水、渗漏,结合灾后重建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对化粪池粪污进行集中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发生满溢的,要对化粪池周边进行消杀,铲除病媒滋生环境,避免“二次污染”。

  四、农业废弃物灾后清理

  1.全面清理田间地头各类农业生产废弃物,对农田边沟、河道周围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等进行捡拾和处理。

  2.对田间地头的杂草、落叶、枯树枝、畜禽粪便、废弃秸秆等开展规范清理清运处理工作,禁止秸秆焚烧。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409/t20240913_37315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