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设施蔬菜产业稳步发展,为保障“菜篮子”均衡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长期覆盖栽培、高强度连作等原因,部分老旧设施园区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养分失调、微生物区系破坏等问题。今年以来,按照全国农技中心统一部署,我区将吴忠市利通区纳入全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试点县(区),在古城镇新华桥设施园区建立核心示范区200亩,辐射带动金积镇、东塔寺乡推广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2000亩,采取“四精”技术路径,扎实推进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精准诊断,明确障碍类型。委托中国农科院对核心区设施土壤46项理化指标、8类有害微生物进行检测,设施土壤pH、EC、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基本适宜作物生长,土壤C/N达到健康要求,铬、铜、锌、砷、镉、铅、汞等重金属检测均合格,但速效磷含量处于高水平、速效钾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并检测到青枯病菌、镰孢菌、大丽轮枝菌和根结线虫,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存在潜在发生风险,进一步明确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类型。
二是精准施策,发挥集成效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精准选择嫁接育苗、土壤消毒、机械化耕整地、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精准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蚯蚓生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连作障碍综合治理关键技术8项。在设施夏季休茬期,采用机械深翻,作业深度由20厘米增加到30-40厘米,碎土率50%以上,打破土壤犁底层,改善根层土壤环境,结合高温闷棚,滴灌威百亩土壤消毒处理,持续20-30天,杀灭土壤地下害虫、线虫、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土壤消毒后施用有效活菌数大于10亿/g微生物菌肥,结合秸秆生物反应堆、蚯蚓生物技术应用,培养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持续改善设施土壤微生态环境。通过综合治理,示范区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较常规种植降低5-10个百分点。
三是精量投入,确保提质增效。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蔬菜产量目标及养分需求规律等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制度,每亩配套高效水溶肥30公斤,推广精量水肥一体化技术2000亩,通过技术应用,示范区日光温室番茄平均亩产量达到6500公斤,较常规种植提高5%-9%,化肥用量减少27.8%,农药用量减少30%,亩节约农药、化肥500元,亩产值达到4.55万元,亩纯收益增加950元。
四是精细管理,强化培训指导。邀请对口专家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吴凤芝来宁指导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开展技术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3期(次),培训230余人(次),发放明白纸等技术资料600余份,组织制作了《破解连作障碍的“密码”》短视频,确保关键技术环节落实到位,营造了项目实施的良好氛围。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