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武功“小锦鲤”养成了富民“大产业”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3    作者:佚名

  10月31日,进入深秋,气温渐低。本是农闲时节,但武功县长宁镇青口村村民又有了“新营生”。

  村委会旁边,长安锦鲤养殖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灌水、充氧、封口、装箱,快递小哥怀抱泡沫箱进进出出,取货、送货。

  “通过减速带放慢车速,别惊了‘宝贝’”。每次发货,村民都会温馨提醒。一尾尾锦鲤就这样“走”向千家万户的鱼缸。

  温室养殖大棚内,水泵声嗡嗡作响,12座鱼池得到源源不断的活水,一尾尾灵动的锦鲤在池中游弋,荡漾起水波,池内泛起层层涟漪。

  一把把饵料投入池中,一尾尾锦鲤随“饵”逐游,不时跃出水面抢食,红色如血、黑色如墨、净白如雪、赤金黄色,绚丽的色彩、雍容的体态,宛如一幅幅水墨画。

  锦鲤素有“观赏鱼之王”的美称。但这些色彩斑斓的锦鲤在村民宁军委眼中,不仅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更是他和当地群众的“致富密钥”。

  今年36岁的宁军委,曾是一名养鱼爱好者。“爱这事,作为一名资深‘玩主’就想了解透,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到处都是池塘,一个村上竟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直播间。”4年前专程前往“取经”的他就这样与锦鲤结“缘”。

  宁军委了解到,养殖观赏锦鲤在南方地区早已成为一种大众时尚,这一时尚在北方地区也逐渐兴起。

  “我觉得在村上养殖锦鲤肯定也有前景。”宁军委当机立断,2023年11月,长宁镇党委、政府协调村民以土地入股,在青口村建立了36亩的土塘养殖基地和拥有12座鱼池的现代化温室培育基地。

  “镇上组织人力对村上的报废井进行修缮,我们的养殖基地有了充足的水源。”他说,真是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

  多方助力下,宁军委走上了专业化、正规化、市场化的养殖道路,6月是孵化期,为育出好的品种,他专门跑到山东淄博挑选鱼苗,一待就是三个月。

  除了从育苗上把关外,为培育出优质、上等、销路好的锦鲤,他学习技术,现在已经摸索出了一整套成熟的消毒、施药、饲料配制等养殖技术,形成了从培育鱼苗到养殖成鱼“一条龙”的生产模式。通过培育进口锦鲤和自家锦鲤的方式,每年可培育出精品锦鲤70万尾。

  产量可观,销售旺盛。“我们保证尾尾都是艺术品,上人气,先瞧鱼,没问题,再下单。”直播间内,张松波和张云飞一个捞鱼,一个直播配合默契。

  “大哥看一下,60公分没问题。”张松波将手机面向鱼盆内的测量尺,打消了顾客的疑虑。

  “基地从5月18日开业到现在,短短6个月时间,线上及线下总单量在6000单左右,销售额已超过400万。”张松波说。

  长宁镇青口村党支部书记宁翔介绍,目前已经有20多个村民在基地打工,每人每月收入在4000元到5000元,村民以土地入股,有监管人员定期算账,计划年底分红。

  “单靠基地很难满足这个大市场,希望能带动更多村民一起搞规模化养殖,组建锦鲤养殖俱乐部,我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从而形成集聚效应,让乡亲们都能分一块‘蛋糕’。”基地负责人宁军委说。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41101/98532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