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腐病为我区玉米常发性病害,病原菌有禾谷镰孢菌、串珠镰刀菌、拟轮枝镰孢菌、青霉菌、曲霉菌等,其发生受气候、品种、施肥结构、田间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温度在15-28℃,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流行。9月中旬,我站组织开展了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普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发生情况
玉米穗腐病全区均有发生,发生面积149.91万亩。发生程度整体为偏轻发生,局地中等发生,其中引黄灌区重于中部干旱带和宁南山区。症状大多为玉米穗部花丝或苞叶上有霉腐病斑,穗轴和籽粒霉变或腐烂。全区平均病穗率15.75%,病情指数为3.53。其中惠农区调查病穗率12.3%,平均病情指数为2.43;灵武市调查病穗率100%,病情指数为11.22;中宁县调查病穗率94.14%,平均病情指数为13.64;原州区调查病穗率11.18%,病情指数为2.43。
二、发生原因分析
今年8月下旬以来,我区降雨偏多,8月31日-9月16日全区平均降水量为55.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4多值,特别是海原及以北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1.2~5.2倍。连续阴雨天气是导致穗腐病普遍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棉铃虫、玉米螟等钻蛀性害虫造成伤口也能诱发其发生。
三、防治意见
玉米穗腐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各地要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做好预防措施,根据气象预报,适时选择应急防控措施,减轻其危害损失。
1. 农业防治。推广种植抗病品种、加强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及种子处理技术。减少氮肥的施用,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化学防治。大力推广“一防两控”和“一喷多促”技术,在玉米灌浆期,科学配比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一次性喷施,达到防控病虫害、提高产量和提升玉米品质等多重作用。药剂选择上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杀菌剂可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可选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等。
3. 适时收获。收获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收获,及时晾晒。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