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实现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和人才培养力度,为完成2020年三农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部署要求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显著。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科技作为补上农村发展短板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对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作出了系统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聚焦三个重点。一是助力脱贫攻坚。文件明确提出,要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要强化产业扶贫、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要加大对口支援、定点扶贫力度,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等。科技要在产业扶贫、稳定脱贫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助力稳产保供。文件明确提出,要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20年粮食产量要保持基本稳定、生猪产能要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要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科技要为保障粮食安全、振兴产业和农民致富等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助力绿色发展。文件明确提出,要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要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等。科技要紧紧围绕解决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资源环境治理等问题发力。
明确三个要求。一是抓人才队伍。文件明确提出,要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围绕产业扶贫、科技创新、乡村人才振兴等,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服务、植保防疫、农民教育培训、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等队伍建设。二是抓平台基地。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高新区和科技园区等平台基地建设,要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地、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双创基地等。这些平台基地既是科技发挥作用的主战场,也是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引领能力的重要载体。三是抓改革创新。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推广统防统治等服务模式,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推动人才下乡等。这些为我们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建设、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
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为实现稳定脱贫提供持续动力。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既要依靠科技打造乡村兴业富民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又要依靠科技扶志扶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二是为实现产业变革提供强劲动能。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需要围绕全产业链、生产全要素、全过程部署创新链,既依靠科技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也依靠科技改变产业面貌,拓展产业功能,提高边际效益,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是为实现三生协调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三生协调发展道路,既要依靠科技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加强绿色农产品供给,又要依靠科技助推农村环境整洁优美、提高农民乡居生活幸福指数。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总体思路与举措
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今年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部党组中心工作,对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科技领域的弱项和短板,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为总抓手,大力推进产学研融合、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大力开展资源环境保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农业农村科技领域要紧紧围绕助力脱贫攻坚、稳产保供和绿色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推广应用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主要举措如下。
一是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下沉重心强化支撑。持续加大产业技术专家帮扶力度。毫不松懈抓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定点扶贫县专家对接指导,提供全产业链技术支撑,全力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成为富民产业。切实提升贫困地区农技服务实效。继续在贫困地区落实特聘农技员计划全覆盖、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大力提高脱贫致富培训针对性。针对三区三州、环京津和定点扶贫县产业需求,开展技术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专题培训。
二是围绕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聚焦重点加快攻关。聚焦前沿加快原始创新突破。围绕生物种业、智能农机装备、数字农业等领域,强化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前沿研究,增强战略创新能力,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聚焦时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程,推进综合防控技术应用,在生猪大县实施特聘防疫员计划。紧盯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区、迁飞过渡区和重点防范区,研究示范抗性品种、绿色高效药剂。加快攻克小麦赤霉病、柑橘黄龙病等技术难题。聚焦能力提升夯实科技条件基础。优化建设布局,创新运行机制,重构农业农村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100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加快推进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
三是围绕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坚持长期稳定的支持方式,优化体系布局,面向农业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覆盖范围,补齐产业技术短板,建好农业智能化、植物保护等横向共性创新团队。推进国家体系与地方创新团队协同。打造创新要素集聚融合的平台载体。强化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规范化高质量运行,加快实体化进程,推动形成一批协同攻关联合体,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南京、广州、成都、太谷等4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引进高水平团队、高科技企业和高质量基金入驻落地,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鼓励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培育壮大创新型农业企业。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继续开展中央级农业科研机构绩效分类评价改革试点,突出主体定位与核心使命、突出产业贡献,建立完善符合农业产业和科技创新规律的评价机制与指标体系。深化种业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动激励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放活机构、放活人才、放活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研伦理建设。
四是围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快落地提升效能。完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支持农技人员进入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加强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办好农技推广骨干人员、管理人员示范培训班。支持农技人员在职研修。引导农科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农技服务。打造农业科技转化示范样板。围绕主导产业,推进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和全要素集聚,建设一批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一批智慧农场、生态循环农业先行示范农场样板,100个科技引领一县一业示范县,1000个科技引领一村(乡)一品示范村镇。
五是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强化培训提质增效。培养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分类培养100万产业扶贫带头人、经营主体带头人、创新创业带头人等,树立一批致富带富典型。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计划。打造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重点院校,探索涉农人才培训和培育相衔接新模式,推行高素质农民定制培养。拓展高素质农民发展路径。推进农民培育与金融担保、电商平台等衔接,推进高素质农民组建专业协会、产业联盟,促进合作发展。
六是围绕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科学治理综合利用。实施耕地土壤污染治理行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一图一表治理清单,推行分类管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作物,一域一策精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以土壤重金属、农田氮磷排放、秸秆地膜为重点,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构建例行监测制度。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扩大秸秆利用区域补偿制度试点范围,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打造全域全量利用典型样板。以东北玉米秸秆、华北小麦秸秆、西北棉花秸秆等为重点,加快推广一批技术模式。实施农膜回收行动。强化农膜准入管理,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地膜。建设一批农膜回收示范县,推广农膜回收典型模式,健全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加厚地膜应用、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机械化捡拾回收。试点创设区域农膜回收绿色补贴政策。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