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全力助推乡村人才振兴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攀枝花市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以培育质量效果提升为关键,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攀枝花市“4+1”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截至目前,我市开展各类培训390余次,集中培训农村人才6200人次,共培育高素质农民4900余名。

  一、科学统筹规划,筑牢培训基础

  从广大农民朋友需求出发,以我市“4+1”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建设为方向,开展专题需求调研,精准摸清农民需求,精准遴选培训学员、完善培训课程,切实促进农民素养提升。

  一是摸清农民需求,明确培训导向。组织县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需求专题调研,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进村入户摸底、调研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发放纸质版、电子版调查问卷,充分掌握农民培训意向对象和培训需求。通过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培训对象库,分析归纳不同年龄、不同产业的培训需求,初步确定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各级培训工作均以需求为导向,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时施教”,为培训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综合遴选学员,注重多元化发展。结合工作要求与具体实际,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新农人参加各级培训,设置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与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内容,为我市构建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农牧并重、种养循环、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三是聚焦特色产业,精准设置课程。针对种植农户、家庭农场主、生产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人员,以“4+1”现代特色农业体系为重点,围绕“攀粮”“攀果”“攀菜”“攀畜”和“攀花”产业,分区域灵活组织、分品种专题组班、分技术专家授课、分阶段针对培训,促进农民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农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

  二、做好全过程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始终把提高培训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注重实习实训实效性和注重培训方式创新性,让学员一听就懂、一学即会、一用就灵,不断提高培训吸引力。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开展个性化培训课程定制。根据前期培训需求专题调研,紧贴农民实际需求,在“讲什么、谁来讲、怎么学”上动脑筋,市县两级根据农户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征求学员意见并进行调整完善,围绕现代特色农业体系,针对攀枝花农业发展特色选择理论课程。

  二是丰富培训形式,灵活组合进行综合培训。在培训课程设置时兼顾“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师资阵容注重“院校专家+政策讲师+农技专家+土专家”组合,课堂教学融合“专题讲座+案例教学+讨论交流”方式,现场教学采取“观摩交流+实地体验+实践操作”形式,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提高实习实训的比重,在田间地头、农业产业园、农民田间学校、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授课,邀请各实训基地技术、服务、管理骨干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学员操作与实践能力。

  三是做好择优评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有序引导大学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让其留得下、能创业的指示精神,激励和引导更多人才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切实开展高素质农民推优工作。积极推选农业经营模式新颖,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推广有力,经营效益显著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优秀农村人才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人才振兴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生动力。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截至目前,我市共推荐四川省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先锋候选人4名、十佳农民2名、农村实用人才10名。

  三、强化指导服务,巩固培训成效

  高素质农民培育,基础在培,重点在育。我市不断加强跟踪服务监测、强化配套政策扶持、探索培训职教衔接,持续关注学员发展,不断做好指导服务,切实巩固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效。

  一是做好跟踪回访,切实解决农户困难。依托中国农技推广APP、云上智农等信息化平台,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对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持续跟踪指导,组织专家团队对学员的产业和产品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学员的经营情况及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法,实现学员的持续成长和进步,同时结合“豇豆质量安全”、“专业农机手”等专题活动,组织市县两级农技专家开展巡回课堂,适时为当地农民提出实用的生产管理技术,现场解决农户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解决种好管好、增产增收的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共出动农技人员100人次,开展科技(科普)咨询47场次,实现农业科技服务2600余人。

  二是推进职业农民制度试点,不断健全农民保障。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动态管理、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推选高素质农民优秀学员参加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现共有177名家庭农场主和农民专合社带头人成功纳入试点,探索构建了职业农民遴选认定、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医保社保等7项扶持政策,安排试点专项经费近600万元,解决职业农民后顾之忧。通过近两年的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合理完善、切合实际的职业农民制度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民退养和社会保障,为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三是探索培训职教衔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动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衔接,鼓励各县区举办教育培训与学历提升培训班,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训学时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学分互认,实现农民技能和学历双提升。支持和引导市内职业院校开设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资连锁经营与管理、农产品营销与储运、农业经营与管理等农业类专业,扩大农业经理人来源渠道,提高乡村人才培养质量。健全完善农民培训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培养方式、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培养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10/12/34ea3cfcffef4e7f893defe048501e7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