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产粮1236.8斤 绵阳这项栽培技术让水稻不再“害怕”干旱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10月10日,旱播雨养节灌栽培水稻“深优粤禾丝苗”在江油市大康镇星火村进行实收测产。按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选择三块代表性田块进行现场机械实收,经测算,三块稻田平均亩产折合干谷1236.8斤。

  

  收割机作业(郭超英摄)

  “实测产量与普通育秧种植水稻相差不大,达到预期效果。”据研究该品种多年的西南科技大学教授张荣萍介绍,水稻旱播雨养节灌栽培技术是特殊缺水情况下的一项应急栽培技术,主要针对稻季降雨总量较为充沛但灌溉水源不足、春夏旱频发影响水稻播栽、水稻生育期间易发生阶段性干旱等问题的川西北、川东北及类似生态区的干旱缺水及新改田、新垦撂荒地等同类望天地区域。

  其栽培方式是采用旱作方式进行稻田耕整并以机械精量播种,将稻种直接播于干田,以水稻生育期间稻田接纳的自然降雨作为其需水的主要来源,仅在关键生育期(如4-5叶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自然降雨不能满足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的基本需求时进行适当灌溉,以尽可能地节省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收割机作业(冉怡男摄)

  “从今年6月1号播种80亩、6月8号播种40亩到今天收获,120亩水稻没有浇过1次水。”星火村农业公司技术负责人鲁荣华介绍,种植旱播雨养节灌栽培水稻就像种小麦一样方便,且亩均用种量只有2.5公斤。作为技术负责人,她亲眼见证了该品种水稻给村民带来的“实惠”。

  

  装袋准备称重(郭超英摄)

  江油市大康镇星火村有耕地面积3000余亩,农业人口5000余人。2015年,星火村组建村集体经济组织——江油市星火苗木种植有限公司,村民开始大量种植经济苗木。2022年国家开始退林还耕。但因原来种植树木、打造观赏农业期间,多数农田因地势“小改大”成30亩左右的田块,致使农田出现大而不平、水路不通、排灌困难、部分土地因建渣堆积导致保水能力差等问题。

  无水可用、土地贫瘠、加之专业技术缺乏,还耕后的农田投入高、产量低,严重影响了村民种田的积极性。为此,2023年,在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南科技大学、台沃集团公司等单位共同推动下,水稻旱播雨养节灌栽培技术和旱稻、迟播稻品种“深优粤禾丝苗”在江油进行试种并连续两年喜获丰收。据统计,该品种水稻比传统育秧栽植水稻每亩节约成本270元左右、节水300方左右。

  “看,收割后的稻田地势比路面还高,而且采用旱播雨养节灌栽培的稻田还没有传统的田埂,根本就存不住水。”负责种植、管理这120亩稻田的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都不算什么,还有更‘狠’的!”跟随他的脚步,记者来到不远处的另一片稻田。

  同样品种、同样金黄一片、同样挂满沉甸甸稻穗等待收割的稻田里,记者发现,这块由建渣地改建成的农田里布满了鸡蛋、拳头般大小不一的石块,但通过种植旱播雨养节灌栽培水稻和台沃“种肥药机技”五良配套集成栽培技术种植的水稻同样丰收在即。

  “旱播雨养节灌栽培有利于大幅度减少水稻生产对灌溉水的需求,缓解绵阳丘陵及类似稻区灌溉水源整体不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测产现场,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邓昌国表示,绵阳全市约有新改田、望天田等约20万亩,在类似区域开展栽培试验示范和水稻直播轻简栽培技术推广,可以有效解决四川丘陵区年降水充足而初夏干旱频发、中高台位田块水稻播栽期需水矛盾,为水稻扩面稳面增粮提供新方法。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10/11/bfa24970b1ce47f1bc9fa852827da31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