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礼安镇“1344”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近年来,按照武胜县委“一江一片一岛(礼安岛)”的总体布局,礼安镇以建设武胜嘉陵江畔璀璨明珠、打造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广安未来新名片”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自治、法治、德治”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目标,创新实施以“1344”为思路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试点,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健全运行机制。镇村“两级”均成立基层治理试点工作专班,镇党委在每个村建立以1名党委委员、1名党建指导员、1名驻村干部组成的工作组,督促村级支部书记抓实党建,指导村级阵地、治理能力建设以及村级规章制度实施,真正实现“四议两公开”。根据6个村地形地貌、人口分布、村居小组分布,以15至25户划分治理单元150个,各治理单元明确1名治理小组长、2名监督员,负责单元管理、政策宣传、组织参与村委开展的各种评先争优活动等,引导群众培育集体荣誉感、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尚。

  二、突出三破强提,打通治理瓶颈。在全面推开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选择三个村从被动管理、陈规陋习、信访顽疾上对症施策,提升自治、德治、法治能力。一是破被动管理。按照拟定草案、征集民意、依法把关、民主决定、公开备案“五步工作法”制订村规民约,作为村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建立监督和奖惩制度。治理单元引导村民践行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入耳入脑入心,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氛围。二是破陈规陋习。由村“两委”牵头,在治理单元之间开展以环境卫生、尊老爱幼、厚养薄葬等为重点内容的“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以及“优秀治理单元”评选表扬活动,努力营造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三是破信访顽疾。试点成立村级协商委员会,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工作以来,已妥善解决各类纠纷120余件,引导 1件长达5年的信访积案进入司法程序,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三、推行四级共治,激发治理活力。一是家庭细胞自治。以家庭为治理的末端神经,大力开展“立家训树家风”活动,组织各家各户召开家庭会议,精简提炼家风家训1200余条,评选最美家训190余条、最美家风故事62个、最美家庭195户。二是单元小组联治。按照小组一体、责权共担、共治共享原则在小组间开展比学赶超,推动解决环境治理、安全隐患、信息收集、纠纷化解等问题335个,有效激发基层民主自治活力。三是“两委”牵头主治。村级党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对辖区内各种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引导它们建立章程、奖励和约束机制,提升自治小组及各类自治组织吸引力,引导群众向相应组织靠拢,形成党组织引领,各类团体组织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的合力。四是党委引领督治。镇党委强化统筹督促,通过细化治理任务、制定治理清单、明确治理责任,确保试点各项工作责任落实任务落实执行落实,定期督促指导汇总治理成效,研究重点难点工作,确保试点进度和效果。

  四、注重四重同抓,增强治理成效。采取“产业+设施+农旅+集体经济”的四重发展模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是抓实产业发展。以产业增效行动为载体,坚持“一村一品”,发展葵树6万余株、产值20余万元,晚熟柑桔5000余亩、预计产值220万元,萝卜等蔬菜产业5000余亩、预计产值1500余万元。二是抓实设施配套。以场镇提质、村庄整洁行动为载体,新建乡村公路30余公里,新增路灯1500盏,新建1个交易市场,建设花台、花街、花道,改造升级狮子山和滨河路,场镇风貌极大改善。三是抓实农旅发展。整合“AAAA”级国家水利风景区“太极湖”、汉王墓景区以及现有农业资源,以“旅游+农业”为主题,全域规划礼安,成功纳入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重点打造区域。四是抓实集体经济。以产业发展和文旅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符合各村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4年1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2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3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9/18/7a564513586149b882a2c1ae3f7bdbd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