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平昌县开启肉牛产业发展“新”篇章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开辟生物育种新赛道。为有效解决普通肉牛养殖品种杂乱、成本较高、价格不稳定的问题,巴中市平昌县重点选择好养(日均增重1.4公斤以上,适应性强、耐严寒)、好吃(脂肪含量低)、好赚(净肉率高)的海福特肉牛品种。从乌拉圭、智利等地引购纯种母牛,集中选育培优,组建海福特核心母牛群。通过联姻科研院校、联动研发机构、联手专家院士,科技赋能创新育种。目前,全县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规模海福特核心育种场,引进并选育海福特优质纯种母牛6000余头。

  创新联农带农新模式。实施“一头起步、藏牛于户”行动,优化“一村一场一技术员”全程服务,向签约养殖户提供怀孕3个月以上的优质母牛,按照不低于1万元/头的保底价回收,带动农村弱、半劳动力依靠肉牛产业,每头可实现年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探索“村集体+农户”合作养殖“721”分红模式,即收入按农户70%、村集体20%、防疫等支出10%的比例分红。目前,全县发展签约合作养户445户2500头,成功拓展广元、贵州等地市场。

  构建全链发展新体系。以得胜镇为极核,布局雅拉德荣、大巴山牛牧业、欣昌林等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驷马镇、平昌经开区为“两翼”,布局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以元山-得胜-兰草、西兴-响滩-白衣、云台-笔山-镇龙为三大片区,延展布局饲草料加工、有机肥加工、良种扩繁、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等,构建“一核两翼三片”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推动“活体牛”向“产品牛”转变。

  目前,平昌县已推出“鑫牛贷”“活体贷”等金融产品,设立海福特牛风险补助资金,发展饲草基地4万亩、秸秆收储加工点160余个、1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85个、主体餐饮企业300余家,引进在建肉牛规模屠宰加工厂1个,带动全县发展肉牛年存出栏量达17万头以上。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9/12/2070b232c6d24a5a8eafaade5f41749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