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长得漂亮极了,还有一周就能收割。”8月20日,成都市崇州市种粮大户郭有明看着成熟在望的“核两优7号”等100亩航天优质水稻新品种长势,心中暗自估算平均亩产能超过750公斤,“同比增长50多公斤。”
“头季稻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706公斤,超去年全县水稻平均亩产27%;最高亩产787.03公斤,很惊喜。”300余公里外,广安市邻水县安粮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钱波迎来收获季,“接下来要做好再生稻的管理和生产,力争每亩增产300公斤,朝着‘一亩田产出一吨粮’的目标迈进。”
作为四川三大主粮之首,水稻的面积、总产分别占全省粮食三成和四成。郭有明和张钱波们的期盼,折射出今年我省水稻生产“提单产”的总基调。
去年,四川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35公斤,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但与国内水稻高产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当耕地扩面潜力已到“天花板”,四川正积极谋划,对标先进地区、缩小亩产差距,力争让“天府粮仓”再扩容。
单产达历史最高 较江苏湖北仍有差距
立秋以来,我省水稻由南至北陆续迎来成熟期。8月20日,在成都崇州举办的航天优质水稻新品种百亩示范展示会上,从事“三农”相关工作多年的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阎洪感慨很深。
20世纪70年代末,四川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推广面积从30万亩发展到2744万亩,平均亩产从原来的350多公斤,上升到400多公斤甚至500公斤。到1989年,四川基本普及杂交水稻,单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均亩产比1976年增加126.5公斤。
令他感到遗憾的是,如今四川水稻的平均单产虽达新高,但比湖北省、江苏省分别低30公斤和60公斤左右,也比近年省内部分地区创造的高产纪录低300公斤左右。
“基础设施条件、机械化水平、科技示范推广能力、种植效益等,都是造成差距的原因。”成都市农技推广总站专家冯生强分析了制约四川水稻单产水平提升的因素。
虽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但四川耕地质量和自然禀赋总体不足,多丘陵山地。与水稻亩产较高的省份相比,四川中低产田土占比较大。另外川内水利灌溉设施普遍薄弱,存在老化失修的问题,约三分之一的提灌站存在病险或无法运行的情况。
在机械化生产方面,2023年,浙江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0.0%以上,四川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6%左右,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凸显,除平坝地区之外的大部分地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较低。
“天府粮仓”更丰盈 “五良融合”是核心手段
先天优势不足,后天发力直追。在良种选育方面,经过多代育种与栽培专家、水稻生产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四川涌现了“川康优2115”“品香优秱珍”等多批优质水稻品种。记者在百亩示范展示会上见到的“锦优90”“锦花99”“花优707”“核两优7号”等,便是四川航天优质水稻新品种的代表。
这些品种,有的是优质中熟品种,有的适宜成都市前后茬蔬菜轮作种植。省农科院生核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核两优7号”为例,该品种兼有两系和三系优点,适宜前后茬蔬菜轮作,具有高产、抗倒、节肥的特性。
“没有一个品种是完美的。”阎洪告诉记者,好品种要和先进技术打配合,方有好产量。
在邻水县杂交中稻—再生稻千亩高产展示片,四川农业大学等的专家同样为了针对邻水县适宜种植再生稻的特色,为当地制定了杂交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的高产攻关技术方案,重点攻克冬水田再生稻区齐苗壮根机械育秧、减穴稳苗机械栽插、机收头季稻蓄留再生稻等关键技术。
蜀乡大地,奏响“五良融合”的进行曲。在此基础上,今年,四川首次启动实施“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通过科技支撑,资源要素优化匹配,以及种植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水平提升。
“未来,四川还将加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规模化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和省级水稻产业集群等项目实施力度。探索种粮补贴政策与良种良法挂钩试点,稳定和壮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提高技术到位水平。”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刘代银说。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