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天气渐凉,气温水温逐渐下降,且昼暖夜凉明显,水生动物的摄食量和生长速度开始下降,各类病害的发生风险有所降低;但池塘内有机质沉积较多,水质易恶化,因此仍需做好日常生产管理,注意防范各类疾病发生。根据近年同期广西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和今年天气情况,广西特色淡水鱼创新团队对10月淡水鱼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
一、病情预测
10月份广西淡水鱼养殖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蛙虹彩病毒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诺卡氏菌病、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及车轮虫病等多种寄生虫性疾病。
1.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主要危害当年和一龄草鱼及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患病鱼出现鳃盖或鳍条基部出血,解剖可见肌肉点状或块状出血、肠壁充血、肝脾充血等症状。9月份本创新团队共监测草鱼苗种样品27份(均无临床症状),阳性检出率48.1%(13/27),说明广西养殖草鱼GCRV隐性带毒非常普遍,各草鱼养殖特别是苗种繁育地区需重点防控,推荐使用疫苗免疫防控。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危害草鱼、鲢、鳙、鲫鱼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在9℃~36℃均可流行,具有病程急、死亡率高等特点;病鱼离群缓慢游动,眼球突出,体表充血,鳃、肝、肾颜色较淡,呈花斑状,病情严重时死亡率达90%以上。各淡水鱼养殖地区均需重点防控,推荐使用疫苗免疫防控。
3.鲈鳜鱼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大口黑鲈虹彩病毒(LMBV)或鳜鱼虹彩病毒(MRV),主要危害大口黑鲈、鳜鱼,全年均有发生,主要发生在25~32℃高水温期。该病通常无特征性临床症状,部分病例可见病鱼失去平衡,体表溃烂,溃烂处呈鲜红色,裸露肌肉坏死并有出血,鳍基部常见红肿、溃烂,溃烂处易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解剖可见鱼鳔增大或发红,有时鱼鳔中有黄色或褐色蜡样分泌物,眼有白内障,或伴有心腔血块聚积,鳃动脉扩张淤血呈“血窦”。急性感染以头部出血为主。各大口黑鲈、鳜鱼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目前无特效药,建议加强苗种检疫和疫病监测以降低发病风险。
4.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可危害鳜、大口黑鲈、乌鳢等多种淡水鱼类,为鳜鱼养殖头号疫病,水温25℃~34℃时易发病。病鱼体色变黑,鳃贫血呈苍白色,腹部和鳍出血;解剖可见脾肿大呈暗红色,肾肿大有出血点,肝脏发白有出血点,常见有腹水。各特色淡水鱼养殖特别是鳜鱼养殖地区应重点关注并做好预防,目前无特效药,需加强投苗前检疫和疫病监测。
5.诺卡氏菌病:病原主要是鰤诺卡氏菌,大口黑鲈、鳜、乌醴等鲈形目鱼类最易感,流行高峰期为9~10月。病程长,病鱼前期无明显症状,中期开始表现出少食、反应迟缓等症状,后期出现体表溃烂出血、肛门红肿、腹部肿大等临床表现;剖检可见病鱼肝、脾、肾、肌肉等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白色结节,部分鱼心、卵巢等也可观察到结节。自然发病率为35%−60%,药物难进入结节,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较高。鲈鳜醴特色淡水鱼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
6.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水温25℃~30℃为流行高峰,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各淡水鱼类养殖地区应重点防控。
7.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柱状黄杆菌,主要危害草、青、鲢、鳙等多种淡水鱼,水温20℃以上开始流行,传播快,病程长;病鱼鳃丝肿胀,黏液增多,鳃丝末端腐烂缺损。应引起各淡水鱼类养殖地区的重视。
8.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和半咸水鱼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适宜水温20℃~28℃。车轮虫一般寄生在鱼类体表、鳃和鼻孔处,大量寄生时会刺激鳃丝分泌黏液,形成黏液层,妨碍病鱼呼吸,同时破坏鳃组织引起细菌感染,使鳃丝腐烂造成窒息死亡;病鱼游泳缓慢,离群独泳,浮头水面,严重时造成鱼群沿着池边狂游(跑马病)。各淡水及半咸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9.指环虫病:由指环虫寄生引起,主要危害鲢、鳙、草鱼等,水温20℃~25℃时易发病。大量寄生时病鱼瘦弱发黑,呼吸困难,鳃盖难以闭合,鳃丝黏液增多、肿胀呈花鳃状,寄生数量多且密集时呈白色泡沫状小团。各淡水鱼类养殖地区均需重视。
10.锚头鳋病:病原为锚头鳋,主要危害鲤、鲫、鲢、鳙、草鱼等淡水鱼类,繁殖适温为12℃~33℃。锚头鳋一般寄生在鱼类肌肉、鳞下、口腔等部位,患病鱼食欲减退、身体瘦弱、烦躁不安,体表或鳞片腹面可见细针状虫体。各淡水鱼类养殖地区均需重视。
二、防控建议
10月份天气渐凉,受温度影响此时水产养殖动物摄食减少,各类病害的发生风险有所降低,但仍需做好日常生产管理,注意防范,保证丰产丰收。
(一)加强疾病监测。养殖过程中,时刻监控养殖动物的病害状况,如果观察到养殖动物出现离群独游、食欲下降、体色变化、失去平衡等异常表现,应尽早检查诊断、查明原因,必要时可送样到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病害防治中心进行实验室确诊,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控制疾病传播和蔓延,做到早发现、快处置、防扩散、控危害。
(二)强化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一是做好工器具管理,在养殖场各区域设置专门的工器具存放处,已消毒和未消毒工器具分开摆放,并专区/池/桶专用;二是做好消毒管理,建立消毒制度,对养殖场所、水源及尾水、运输工具、工器具、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及卵和幼体等进行消毒;三是做好媒介生物管理,设置阻止老鼠、昆虫及其他病媒动物进入场区的设施。
(三)强化养殖管理措施。一是坚持巡塘,检查池塘、坝埂是否漏水,及时排查和补漏,检查进水水泵等设施,提前做好防冻、防裂工作;二是做好水质监测,每日检测养殖水体的pH值、溶氧量、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等理化指标,发现异常及时调节。三是加强科学投喂,选用质量合格的优质饲料,适量投喂,以维持鱼体体质,增强其耐寒和抗病能力,提高越冬期及开春养殖鱼类成活率。四是适时起捕、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通过适时分塘、起捕上市等措施转移大规格鱼虾,有利于调节养殖密度,降低养殖风险。
(四)做到科学规范用药。一是做好兽药管理,兽药的选购和使用要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等要求,兽药的使用和保管要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二是做到精准用药,水产养殖动物发病后要及时准确诊断,对症用药;推荐根据药敏实验选用药物,切忌滥用药物或盲目增加用药量、延长用药时间等。三是施药前注意养殖环境条件,池塘水质恶化、阴雨天时施药需谨慎。
(五)做好疫情上报。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疫情,应通过规定程序及时上报,做好应急处置,防止病情扩散。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可登录“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www.adds.org.cn),在“常见疾病”中查询,或通过“自助诊断”及“专家诊室”进行诊断或咨询。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