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发展,水稻增产助农增收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8月7日,在天等县都康乡把孔村的田埂上,把孔村驻村第一书记尹丰平和村民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只见一架大型植保无人机在农技人员的精准操控下,沿着预设路线向稻田里投下一个个圆球。田边,三两个技术人员用长杆将装有小型太阳能板的瓶子安装到稻田中。

  “植保无人机不喷农药,瓶子不引诱害虫,怎么能防治害虫?”看着这些新奇的操作,村民纷纷提出疑问。

  “圆球内装有一块约有2500头的赤眼蜂卵,孵化出来的赤眼蜂可以主动寻找二化螟、三化螟等钻蛀性害虫的卵块寄生,使害虫卵无法正常孵化。另外,把瓶子里装的害虫交配干扰剂装置安装到田中,可双管齐下,起到无害化防虫治虫的作用。”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龙丽萍向村民介绍,“这样一套装置可以管3—5亩稻田,对二化螟、三化螟等钻蛀性害虫防控效果达到85%,1年2季水稻只需安装一次就可以全程控制虫害。”

  科技助发展,产业节节高。把孔村土质肥沃疏松、通透性好,而且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土壤标准,具备种植优质富硒水稻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把孔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提出实施“1000亩富硒水稻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打造当地特色富硒米品牌。

  “我们从种植开始,优选良种、科学种植,努力提升大米品质,通过引进荷香106、又香优郁香等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并争取到广西农科院的专家团队进行示范释放赤眼蜂防治螟虫、安装害虫交配干扰剂等绿色植保技术,保障富硒大米产业绿色发展。”尹丰平介绍道。

  今年上半年,把孔村富硒早稻总产量达500吨,总产值达200万元。

  为持续壮大本地稻米产业,把孔村在提升富硒大米的品质的同时,还注重品牌建设,开发推出“把孔村”富硒大米品牌,并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把本地筛选出的优质水稻种子发放给农户种植。

  此外,为延伸壮大产业链,把孔村依托村集体自主经营企业——天等县硒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把孔村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累计推广种植富硒水稻6000亩次,产值达600万元,让全村129户脱贫户受益,并逐步辐射到周边几个村屯。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cz/t188344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