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3”工程•蚕桑产业|那琴乡: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农光互补”助农增收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10月14日,记者来到那琴乡那琴村上伴屯,看到一片片鳞次栉比的太阳能光伏板沿着山脉依次排开。在阳光的照射下,光伏发电设施开始运转,光伏板下碧绿的桑树枝繁叶茂,三四个采桑工人正在穿梭其间,采摘新鲜的桑叶运往养蚕农户家中。

  

还未走进村民吴宗陪的蚕房,就见蚕房外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木架上,雪白的蚕茧布满方格蔟。蚕房里分区域铺满晒干的桑叶,一条条胖乎乎的大蚕正昂着头嗷嗷待哺。吴宗陪的妻子池妹花正在蚕房里检查蚕宝宝的生长情况。“之前因为有蚂蚁咬蚕宝宝,我就在门口洒了蚂蚁药,没想到蚕宝宝出现嗜睡等中毒状态,技术人员告诉我蚕宝宝救不活了,可是我从小带大的蚕宝宝还有一两天就结茧,让我这么丢掉,不甘心啊。我就自己查百度及相关养殖的书籍,进行急救,没想到这些蚕宝宝都顺利结茧,又让我们一家看到了希望,所以我们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才行。”池妹花走走停停时不时翻一翻桑叶,检查蚕子的生长情况,一边介绍现在蚕房的情况,现在这批蚕茧大概有130斤,按照40元1斤算,今年他们一家又能增加一笔好收益。

  

池妹花是广东人,嫁给吴宗陪后,就想着在上思发展,去年那琴乡找到了她,在技术人员和养蚕专家的培育下,池妹花选择试着养蚕。夫妻俩就在35平方的蚕房中不断学习、摸索,在他们的努力下,夫妻俩养殖技术日益精进。夫妻俩培养过七批蚕宝宝,不管是僵蚕,还是蚕茧,池妹花他们都想要自己上手试一试。

  

“我们要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经在上伴屯新建了150平方的蚕房,计划向村委租借100亩桑田,十五天一批蚕的话,我们一人就有五千块左右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比出去打工好多了。”池妹花把蚕卵、幼虫、蛹和成虫都养了一个遍,她发现养殖蚕宝宝需要高质量的桑叶,但过去种植的桑树周边都是村民的田地,村民进行日常养护喷洒的农药很容易就沾染在桑叶上,蚕吃了就容易死亡。现在那琴乡试着在光伏板下种植桑树,没想到桑叶质量高、还无农药残留,这让她更坚信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同时夫妻俩也逐步构架起属于他们的养殖园区。

  

据了解,2023年以来,那琴乡聚焦县委“1633”工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在那琴村实行“村集体经济+能人领办+农户”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蚕桑产业先试先行,在那琴村率先建成蚕桑产业示范园区。2023年那琴村共收获蚕茧2批,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为全乡发展蚕桑产业打下坚实基础,充分鼓足村民种桑信心。同时,那琴村率先实行“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农民合作社免费提供桑叶、蚕房、技术指导和联系企业收购,农户购买蚕种进行养蚕,为农户提供“兜底”服务,解决农户后顾之忧,让农户大胆养、放心养。那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雷志晓告诉记者,今年那琴乡发展光伏板下种桑100亩,看农户反馈,养殖效果很好。那琴乡将坚持“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农户增收、集体获益”的工作思路,结合上思县“1633”工程,通过盘活光伏板下土地资源,全力打造“农光互补”立体农业种植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多点开花”。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fcg/t1910824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