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于检疫性病害,具有一定流行性及暴发性等特点,发生流行要求高温、高湿条件,在气温28-30℃,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时,最适合该病害发生流行。台风、暴雨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有利病菌的侵入和传播,易造成大面积发生。
一、典型病症
当水稻叶片受到病害侵袭时,会出现水渍状的半透明病斑。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短条斑,很快在叶脉间向叶片两端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纵条斑。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但仍可看到典型的条斑症状。对光观察可见病斑是由许多半透明淡黄色狭条斑融合而成。病情严重的田块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二、发生实况
据9日至12日的水稻田间调查显示,水稻细菌性条班病在我市一县三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合浦县党江、公馆、闸口、西场等老病区发生较重,平均病叶率为12%,发病重的田块病叶率可达72%。其它稻区也开始零星发生。目前我市水稻生长普遍进入孕穗、抽穗期,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易感时期,受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影响,我市水稻叶片损伤,加上当前气候适宜,利于病菌侵入,极易造成该病害的暴发流行。各县区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及时指导开展防治。
三、防治意见
(一)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施肥要注意氮、磷、钾的配合,后期慎用氮肥;要浅水勤灌,适时适度晒田。
(二)药剂防治:一旦发现发病中心,及时开展药剂封锁。推荐使用农药:春雷霉素、春雷·寡糖素、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辛菌胺醋酸盐、50%溴菌腈·溴硝醇、噻唑锌、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噻霉酮、三氯异氰尿酸等。
(三)注意事项:
1.坚持“发现一点打一块,发现一块打一片”的防治原则。应从外围向发病中心施药,严格控制发病中心向外扩散。
2.已发病田块禁止串灌、漫灌和使用循环水,防止病菌扩散。
3.防治时最好选择无人机飞防,人和药械下田,菌脓会粘到衣服和药械上,容易造成病菌人为传播,加重田间发病。
4.高温天气注意安全用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要求施用,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严禁随意丢弃。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