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黄牛头村:漓江畔的“牛气村”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平乐县平乐镇黄牛头村背靠青山,面朝漓江,是个美丽的小村。 梁华 廖伟高 摄

  □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以灵 黎竹恒
黄牛头村,是平乐县平乐镇一个普通的自然村,也是当地名副其实的“牛气村”。
平乐黄牛头村的“牛气”从何而来?近日,记者走进这个小村,探寻答案。
初冬的中午,暖阳当空。从黄牛头村所在的南佛村委办公楼,沿着蜿蜒山路进入黄牛头村,眼前所见,处处让人惊喜。村道整洁,道路两侧随处可见精心设计的各种“牛”造型,用小细节体现这个小村深厚的“牛”文化底蕴。村庄依山而建,屋舍参差,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之中,让整个村庄显得自然、和谐。在黄牛头村的小广场,记者往山下看去,但见一江碧水被青山环绕,阳光下,波光粼粼,满江泛金。江边的绿林旁,三排白墙黛瓦的特色民居建筑,让整个村庄彰显出朴素又典雅的独特气质。
“你看,我们村美不美?”带着记者漫步村中,南佛村党总支部书记黎长发语气中难掩自豪。据他介绍,黄牛头村虽距平乐县城仅2.5公里,过去却因山路难行,村民很少外出。这些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景观小品建设等事项逐步完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8年5月,黄牛头村被列入2017年度广西特色名村名单。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变身广西特色名村,黄牛头的“牛气”,并不仅仅是这些。
作为土生土长的黄牛头村人,今年50出头的黎长发有着一份与村庄共发展的宝贵经历。黄牛头村的“牛气”,也正来源于这一份“改头换面”的发展历程。
时光回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黎长发的父母靠着2亩水田养活一家5口。因家里穷,作为长子的黎长发勉强读到初中毕业,两个弟妹却只能在读完小学后就务农了。穷,是当时大部分农家的真实写照。1998年,婚后第一年,黎长发决定带着妻子外出打工,为的就是“想改变这艰难的日子”。靠着勤劳的本色,还有敢闯敢干的韧劲,黎长发通过做工程项目,积累了一些原始资金。
致富不能忘本。2011年,在乡亲们的热切召唤下,黎长发怀着回报桑梓的热切之心,放弃外面红火的事业,回村创业。这一年,他带领黄牛头村的乡亲们整合了土地300多亩,请来南宁武鸣的一位沃柑种植专家,开启了沃柑规模种植之路。
一做就是如此大手笔,是什么让黎长发如此“胆大”?他说,除了看好沃柑的市场前景,黄牛头村天然的环境优势是最大底气,“我们村背靠雄伟壮观的黄牛头石山,面朝世界闻名的漓江,这是我们村必须用起来的法宝”。
事实证明,黎长发的探索和实践是正确的。在优质的生态环境中,在优质的漓江水灌溉之下,黄牛头村的沃柑从一开始就走上了“高端路线”。

  村里种植的沃柑品相好、甜分足,深受各路客商青睐。2014年,村里沃柑迎来挂果期,因品质过硬,批发价高达6元/公斤,亩产值2万至3万元。这些年来,村里的沃柑产业发展稳定,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果”。
在村庄变美、产业做强的过程中,黄牛头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据平乐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黄牛头自然村以“漓江小镇”为平台,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方向,遵循“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避免破坏生态,留住自然风貌,让世代黄牛头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原则,努力做好“路、水、住、玩”四篇文章,逐步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阳光100”项目进驻黄牛头村,建起了别墅群,发展起国内高端养生度假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了正在自家农家乐内忙着招待客人的村民邹桂香。她告诉记者,自从来村的游客逐渐增多,村里不少人家都开起了农家乐。9年前,她和两个姐姐在家务之余,一起经营农家乐,每年的营业额在10万元左右,“这些年,大家的收入越来越好了。如果村庄没有发展起来,我们根本吃不上这碗家门口的‘旅游饭’”。
邹桂香的话,所言非虚。黎长发说,近年来,黄牛头村的村民收入“节节高”,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6000元左右增加至2017年的8000元、2020年的1万元,“如今,这个数字是1.2万元左右。以后,这个数字会更‘牛’!”
采访结束前,黎长发带着记者再次欣赏村头的漓江。那一江绿水,悠悠南流,给江边这个美丽小村以深情的滋养,又在流淌中为勤劳的百姓酝酿着一个更美的未来……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934994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