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自古为湘桂古道上的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融,造就了县域内数量众多、建筑独具特色、历史积淀丰厚、文化个性鲜明的传统村落。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灌阳县作为革命老区,同样也是一片红色热土。1931年至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三次经过灌阳,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和珍贵的革命文物。
近年来,灌阳县深度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内涵,紧扣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历史文化教育主题,在保护红色文化的同时,依托红色资源发展乡村建设。通过修缮维护红色遗址、创作拍摄影视作品、编排红色剧目、出版红色书籍、讲好红色故事等,着力打造一批知名红色旅游景点,把红色文化内涵融入乡村建设中,切实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让红色旅游成为灌阳旅游的重要品牌。
灌阳是一片红色土地
“灌阳的红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灌阳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唐红梅告诉记者,灌阳县地处广西东北角,东凭都庞岭与湖南省的道县、永明相交,岭北的四关(即雷口关、永安关、高木关、清水关)自古为湘、桂两省区的重要通道。
灌阳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1年红七军北上中央苏区、1934年红六军团西征及中央红军长征先后经过灌阳,足迹遍及县北的4个乡镇,400多个村庄。红军在这里除行军打仗外,还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红军在灌阳留下了大批革命文物和活动旧址。比如至今仍留存在文市、水车的数十条红军标语,水车镇滨家桥村的红三红五军团指挥部九如堂,新圩镇下立湾屯的新圩阻击战战地救护所等,它们已于2006年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唐红梅告诉记者,新圩是湘江战役三大战场之一,所以这里流传着大量红军英烈的故事。
1934年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中,红五师把新圩镇和睦村下立湾屯作为战地救护所,在此抢救了大量的受伤红军。当地老百姓自发给红军做饭、送饭,抬运伤员并给伤员擦洗、包扎伤口,很多负伤的红军指战员得到了救治。由于战事十分紧急,红五师按军团电令将阵地交红六师18团后,迅速赶往界首光华铺驰援,救护所里有100多名重伤员来不及转移,被敌人抓住后残忍地扔进酒海井里,全部壮烈牺牲。
“下立湾红军战地救护所遗址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为了告慰在酒海井牺牲的烈士英灵,灌阳县先后建立了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和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并开展了烈士遗骸打捞、迁葬‘回家’工作。”
唐红梅说,不仅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等43处遗址遗存还被列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全国“重走长征路”精品线路和“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积极挖掘和保护红色资源
“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灌阳的宝贵财富。”灌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余桂兰说,近年来,灌阳县始终将保护红色资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抢救性保护湘江战役旧址,灌阳县政府从2012年起就聘请了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对湘江战役旧址保护进行了一系列规划设计,对全县涉及湘江战役的遗址、遗存、遗物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编制了《广西湘江战役旧址保护修缮一、二、三、四期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灌阳县部分)》,陆续对新圩阻击战战地救护所下立湾蒋氏祠堂、红三红五军团指挥部九如堂等革命旧址进行全面的维修保护。
另一方面,灌阳县红军标语的抢救维护也是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余桂兰表示,在1980年灌阳县就把县内留存的红军标语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对遗址、遗迹及红军标语建筑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
“目前我们已经做好了部分标语建筑主体的修缮保护工作,邀请彩绘专家对现存标语本体的修复制定可行的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了《灌阳县红军标语保护修缮方案》并评审通过。对已经消失和已经模糊的红军标语,我们还将请专家指导,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把史志资料和收集的档案照片再现在博物馆或陈列馆。”
为了将散布各处的红色资源集中保护,灌阳县政府工作人员走村串巷,在全县范围内征集红色遗产。据介绍,经专家鉴定,灌阳县共征集红色物品300余件,并将其中近200件陈列于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其余存放于文物管理所库房待展。目前,新圩阻击战陈列馆是桂林市展示红色物品最多最全的陈列馆。
“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展陈面积1000平方米。”唐红梅介绍,为取得更好的展陈效果,陈列馆还根据“新圩阻击战和绝命后卫师”战争遗物、文献、照片、图画等文物资料,还原制作相关场景和模型,利用声、光、电、视频等现代科技手段,演绎新圩阻击战和“绝命后卫师”战斗场景。“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陈列馆展陈的视觉效果,也能让大众更好地牢记历史、缅怀先烈。”
以“红”绘就美丽乡村蓝图
红色既是灌阳的底色,也是为灌阳乡村振兴添彩的颜色。近年来,灌阳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县域红色资源,以文市镇玉溪村为试点,通过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全面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着力发挥红色资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基础。
唐红梅说,玉溪村自2021年入选中组部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以来,灌阳县充分发挥项目引擎作用,把红色美丽村庄项目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一项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来抓,成功将玉溪村打造成为组织作用凸显、红色基因彰显的和美乡村。
“打造红色和美乡村的第一步就是夯实红色底色。”唐红梅说,玉溪村充分利用好红色美丽村庄项目资金,修缮中央红军机关驻扎时的办公处文氏祠堂、乔明增住所、玉溪红军井等旧址,在旧址处增设红色标识牌,制作红色文化宣传品,悬挂红色文化展陈,最终实现村中有景、室内有形、户外有声的浓郁红色氛围。
其次,玉溪村还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作为一项重要发展目标,不仅在村内建立了县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红色文化研学基地,还成立了一个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室外体验中心,用于开展现场教学、情景授课,不断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教育、培训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随着灌阳县对“乔明地的由来”“祠堂会面”“南瓜下蛋(弹)”等红色故事的深入挖掘,情景教育专题片《瑶民来访见红军》也成了有意义的教学素材。2022年以来,玉溪村累计接待3万多名党员群众。
自玉溪村红色美丽村庄项目建设以来,村内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优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广大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中。随着红色文化长廊的建成,村庄的颜值也越来越高,村里也逐渐吸引了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最终实现了村庄颜值和村民满意度的双提升。
据统计,灌阳县今年1—9月接待游客356.12万人次,同比增长9.97%,实现旅游总消费34.95亿元,同比增长10.1%。预计全年接待游客448.78万人次,同比增长9%,实现旅游总消费43.09亿元,同比增长9.3%。
“接下来,我们也将延续玉溪村的发展样板,持续完善全县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的品质和影响力,用‘红色’绘就灌阳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唐红梅说。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