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现场。
村民群众坐在一起,聆听“法律明白人”用山歌传唱普法。
□记者刘健 通讯员龙艳梅 姜楠 蒋雨蕾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两水苗族乡的村村寨寨都似逢着一场盛大的庆典,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山水之间悠然展开,处处洋溢着浪漫与热情的气息。
当黎明的曙光如轻纱般温柔地洒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两水苗族乡从沉睡中缓缓苏醒。山峦连绵起伏,宛如翠绿的巨龙蜿蜒伸展。茂密的森林如同厚实的绿色绒毯覆盖着大地,微风吹过,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大自然在轻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今年7月9日,烟竹村的村民们身穿苗族服装、头戴苗族头饰,打着苗家油茶、包着特色粽子、唱着苗族歌、跳着苗乡舞,几家人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在欢声笑语中形成一幅乡味浓郁的庆祝画卷,充分展现了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苗族人民多才多艺、质朴淳厚、民风和谐的幸福生活。
节奏婉转的山歌表演、活力四射的舞蹈演出、紧张的比赛……在烟竹村,一个个节目引得现场掌声不断。“我们自己的特色演出队伍,让村民从观众变成了表演者。群众的参与感上来了,感受也更深了。”村民唐小荣说。
“我很喜欢这里,也希望这边的文化,还有民族一家亲的这种气氛传递出去,让越来越多人看到。”来自深圳的自媒体从业者小陈说。
近年来,两水苗族乡充分发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山歌)传承基地优势,以山歌为媒,通过“非遗传承人+党员+乡贤寨老+青少年儿童”组团模式,成立山歌编写队伍2支,围绕乡村振兴、反电诈宣传、乡风文明、普法学法等内容编写山歌20余首,并整理成册在田间地头传唱。另外,以党小组为单位统筹组建了4支“山歌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用山歌传唱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移风易俗等宣讲12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结合“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等传统节庆,用山歌、渔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激发苗乡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同时,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发挥“七月半河灯歌节”发源地等优势,通过邀请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中心专业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盘点民俗文化“家底”,打造别具特色的山歌和油茶文化等。精心举办各类民族节庆活动,将“三月三”、“六月六”、山歌节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办出特色。
“婚事新办树新风,丧事简办在其中;红白喜事不摆阔,简洁庄重人轻松……”近日,资源县两水苗族乡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山歌)传承人康奇龙在与村民们围坐一起喝油茶时传唱“治风歌”。
一边唱变化,一边唱着百姓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两水苗族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平安建设、融入日常生活,以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治理,通过资源整合建强阵地、非遗传承文明乡风、文化植入激活动力等方式,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治理“硬支撑”。
康奇龙所在的烟竹村如今变化很大。走进烟竹院子,处处道路硬化,洋房依次排列,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夜色来临路灯亮起时,烟竹院子不时传来苗家男女嘹亮的山歌声,风雨桥上苗族老乡讲述着古往今来的风雨历程,烟竹送官亭上传诵着苗家男女青年相爱的故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过得丰富多彩,让人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
“家住烟竹赤里冲,来去就要半天工,如今修通公路了,来村只要几分钟。”康奇龙用山歌唱出了现在的变化。“以前我们唱山歌,主要是以情歌为主。现在大家总喜欢唱变化,实在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化太大了。村里人不愁吃喝了,也不再被‘山沟沟’困住了,所以精神文明方面也提升很快。”
康奇龙告诉记者,村里搞起了戏台,村民还组织成立了一支山歌队。“过年过节就在自己村里唱,我们还经常参加外面的比赛。”
物质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与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则是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历史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近年来,两水苗族乡还将红色文化旅游与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二者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同频共振。深度挖掘苗族山歌文化底蕴,以“山歌”为总基调,量身打造独具苗族神韵的苗乡歌曲《两水谣》,并以歌曲为背景,编排一台展现中央红军翻越老山界时与两水苗乡百姓之间鱼水情深的舞蹈。以农村原生态农耕活动为原型,打造大型舞蹈《丰收锣》,展现从春播到秋收的欢乐情景,将“两水有戏”展现得淋漓尽致。
依托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两水苗族乡村民创作了一大批高质量、接地气的山歌作品,乡风文明的气息融入了田园的每个角落。与此同时,两水苗族乡还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场所,结合宣讲团宣讲、文化活动进乡村等多种形式,讲好本地军民鱼水情故事,引领苗乡各族人民在红色文化滋养下传承红色基因,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资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