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提高产业扶贫质量 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魏百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一方面要完成剩余26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和52个贫困县摘帽的任务,另一方面要防止近200万已脱贫人口返贫和近300万边缘人口致贫,巩固好9300多万人的脱贫成果。产业扶贫不仅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资源配置和工作布局上突出产业扶贫这个重点,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围绕产销对接、龙头带动、科技服务等关键环节,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倾斜支持,强化措施落实,进一步提升扶贫产业发展水平,防范产业扶贫风险,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提升扶贫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厚植持续稳定发展基础
这几年,贫困地区林果、蔬菜、中药材、畜禽、加工、手工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累计实施了98万个扶贫产业项目,建成扶贫产业基地10万多个,92%的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之中,67%的已脱贫人口主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稳定发展,已成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措施中贡献最大的一块。但总体看,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大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偏低,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现在只是做到了产业从无到有,实现产业从有到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要有效发挥产业发展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解决相对贫困中的基础性作用,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质量,推动贫困地区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加快构建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逐步致富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撑。要及时开展扶贫产业发展评估,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发展特色和差异竞争,加快提升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水平,持续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继续实施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依托乡村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健身等多元业态,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扶贫产业园,努力把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变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切实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出村进城
发展扶贫产业,产出来是基础,卖得出卖得好才是关键。近年来,有关地区和部门在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加强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宣传、强化产销对接信息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对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发挥了重要作用,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卖难情况明显减少。但也要看到,一些贫困地区仍然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交通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人才资源缺乏等瓶颈和短板,品牌培育、信息服务等有待加强,一旦脱离了帮扶措施,产销对接难、市场销售难等问题可能会集中涌现。下一步,还要在推进贫困地区市场营销信息化、机制化、长期化上下功夫。加强产业扶贫成果展示交流,深入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推动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和电商平台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创建,加快建设田头市场、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实现错峰销售、止损增效,着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完善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定期发布贫困县扶贫特色主导产业目录和产品目录,加快贫困村益农信息社覆盖,加强贫困地区营销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经销商、经纪人、电商人才等培养,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和人才支撑水平。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推动东部地区和社会力量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
●加强带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进一步完善联贫带贫机制
产业扶贫离不开龙头带动。这些年通过加大扶持力度,贫困地区培育了一批带贫主体,目前832个贫困县累计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4万家、农民合作社68.2万个,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主的带贫模式不断创新,超过2/3的贫困户实现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尽管贫困地区带贫主体发展形势总体看好,但龙头企业总体上还是规模小、实力弱,合作社发展质量还不高,带贫能力上不去;在带贫机制方面,不少地方还存在一股了之、简单分红等现象,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生产经营程度还不高,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还不够。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要在增强贫困地区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完善联贫带贫机制上再聚焦。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进一步向贫困县倾斜,继续组织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有效对接,从资金项目、金融保险、用地用电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鼓励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或直接在贫困地区建基地。建立带贫主体政策扶持与带贫效果挂钩机制,支持带贫效果好的新型主体做大做强。大力推广订单生产、就地务工、股份合作等带贫模式,推动贫困户与带贫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分享更多产业发展收益。实施贫困地区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计划,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服务功能,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多重保障。
●稳定产业发展科技帮扶队伍强化到村到户精准帮扶
增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后劲,关键靠科技靠人才。目前,832个贫困县已组建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4100多个,选聘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26万多名,招募特聘农技人员3000多名。从各地工作实践看,产业技术专家组、产业发展指导员、特聘农技人员3支科技帮扶队伍,围绕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开展关键瓶颈技术攻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服务、产业扶贫决策咨询、易学易懂易用技术培训等,为贫困县产业发展和贫困户从事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要保持现有科技帮扶队伍相对稳定。加强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工作指导,完善服务效果评价机制,推动进村入户帮扶,提升专家帮扶效果。加大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实施力度,围绕扶贫主导产业从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主体、科教一线人员中招聘农技员,提高技术帮扶能力和实效。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加强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指导、技术服务对接、产品产销衔接等服务职责,推动产业帮扶措施精准落实落地。同时,要加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科技研发力度,增加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供给。加大创业致富带头人和贫困农户培训力度和精准度,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精准定向培训,提升培训效果。
●注重产业扶贫风险防范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近年来,随着产业扶贫要素投入不断增加,扶贫产业发展规模总量不断扩大,产业扶贫面临的风险也在逐步显现。特别是一些地方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还存在前期调研论证不充分、市场需求调查不全面、后续配套管理不完善、支持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产业发展潜在风险。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具有普惠性、复杂性、长期性特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一旦发生波动、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贫困家庭的经营收入和就地务工收入,极易造成已脱贫人口大面积返贫。下一步,要将风险防范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扶贫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推动贫困县建立带贫主体目录,聚焦带贫主体的生产经营、带贫能力和政策措施落实等情况,系统评估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强化产业扶贫风险防范应对措施,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突出产销对接、技术服务、带贫机制等环节,完善风险防范处置措施。强化监督指导,落实风险防范地方责任和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防范业务培训和总结宣传,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调整完善产业帮扶政策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围绕资金投入、金融扶持、科技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帮扶政策措施,为贫困地区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脱贫摘帽县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脱贫人口生产生活水平较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实现扶贫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仍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外力帮扶。应保持产业帮扶政策不退出、工作力度不减弱,并根据实际调整完善。下一步,要抓紧对现有产业扶贫政策措施进行系统梳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推动产业扶贫帮扶资源、政策举措等有序转到乡村产业振兴。对财政投入、金融扶持、保险支持等补短板、强保障的政策措施,要保持稳定并不断强化;对主体培育、产品营销、科技支撑等服务措施,要持续开展并不断深化;对到户的扶持政策要大稳定、小调整,并把边缘户纳入政策扶持范围,能够普惠的要尽可能普惠。要通过政策调整优化,不断巩固产业扶贫成果,为接续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