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驻村帮扶促发展 乡村产业显成效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3    作者:佚名

  邕宁区驻村工作队真帮实驻,有效发挥驻村干部“尖兵”作用,主动谋划产业项目,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新内容,瞄准致富项目,推动产业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激活村级集体经济

  充分发挥驻村队伍力量,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引领的原则,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各村驻村工作队员到位后第一时间牵头组织村“两委”和党员、村民代表认真研讨产业发展,统筹强化技术、土地、资金、人才等各方面保障,将种养、储销、电商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改变各村“单打独斗”的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创新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以及群众的能动性相结合,把分散“各自为战”的农民组织起来,重新构建村集体与农民新的联结机制,整合碎片化资源要素,适度规模抱团发展,实现村村有支柱产业,产业发展后劲足,真正迈向产业振兴。目前邕宁区70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经营性收入共计692.58万元。

  二、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本土特色品牌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抓好“土、特、产”文章。连续几届驻村工作队都锚定一个目标,逐步帮助村里发展产业,不断加快三江桑菌融合发展区、那坤生态养殖场、罗马高效畜禽养殖区等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并完成“那头好嘢”“那头大米”“五福红米”“那头淮山鸡”等5个商标的设计、申请、注册,极大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创新探索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发展,鼓励引导村集体利用积累的资金和资产入股参股龙头企业,引进百香果饮料公司,建设罗马村农光互补项目,扩大镇龙麻竹加工厂、坛墩“天井泉”酒坊等产业,进一步激发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深化农民与企业利益联结,使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三、探索产业发展新业态,深耕“农文旅融合”

  驻村工作队不断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农文旅+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文旅产业发展。依托乡村旅游路线“直通车”,以节假日为契机,大力开发旅游集市经济,陆续打造“那楼圩日”“第一书记集市”,举办那楼街开圩305周年、雷婆岭端午民俗文化节、首届非遗打铁花秀暨美食节等民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7万人次,有效助力那楼淮山、蜜柚、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和那楼生榨米粉等销售,宣传了本土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以旅游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同时,深入开发“游古村落”线路,进一步拓展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利用自治区非遗项目那蒙壮族采茶戏和邕宁壮族八音、自治区级文物雷婆岭摩崖石刻、雷婆岭端午节民俗庙会等本土文化元素,极力打造那良村传统村落特色文化品牌,推出历史文化、农业产业旅游路线,不断丰富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内容,逐渐形成以本地农业特产品为支撑、本土文化元素为纽带的农文旅融合经济新常态。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1907872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