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董峻)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主持的一项研究日前在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该研究从多个角度揭示了薇甘菊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和快速生长的分子机制,为防治这一重要外来入侵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随后入侵到东南亚等地,已被列入世界最有害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是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这种被称作“一分钟一英里杂草”的植物生长速度快,可攀爬、抑制或杀死其他植物,从而破坏生态系统。薇甘菊在我国已扩散到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 由万方浩、钱万强和樊伟等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构建了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薇甘菊参考基因组,利用比较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土壤宏基因组学技术,从薇甘菊的光合作用、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作用等方面揭示了其快速生长和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 研究发现,薇甘菊可在白天和夜晚分别利用不同的光合途径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化感物质有效富集固氮菌和氨化细菌,加速根际土壤的养分循环,为其快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