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探索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涵江区着力推动科技助力生产,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深化基层治理赋能,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乡村振兴更有竞争力,社会治理更加数字化。

  科技助农保粮安

  春时贵如金,绿缎铺染的涵江沃野青葱炽热,轰鸣的机器唤醒沉睡的土地,干群携手耕种下新希望,夯实涵江乡村振兴的底气。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目前,涵江区新建高标准农田4677亩,改造提升农田2000亩,让“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粮田”变“良田”,确保粮食在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近日,记者在位于江口镇大东村的信田农业基地看到,农用智能装备尽显“身手”:植保无人机在空中穿梭,让病虫害防治更安全、更高效、成本更低;设置在田间的传感器,精准记录和传输农作物的各种生产环境数据;通过“信田未来农场”可视化平台,基地气象、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等都能实时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可随时点击观看。不仅如此,莆田市信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建设了“莆田市智慧农机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及信息管理能力调度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达11万亩次,实现数字赋能农业、科技助力生产,让农民从“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

  “你看,我家3亩多地很快就完成了机械化插秧。今年我把地托管给‘田保姆’,从育秧插秧到田管收成,‘田保姆’全程为我们服务,这样种田真是太省心了。”4月22日傍晚,刚从工厂下班的赤港华侨农场农户程立明开心地告诉记者,“有了‘田保姆’,今年大家都抢着种自家的稻田了”。

  为破解农村散户种田“缺劳力、缺机具”的难题,涵江区通过试点探索、示范引领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社会化服务,涌现出了一批服务带动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节本增收效益明显的“田保姆”,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轻轻松松把钱赚。

  今年春耕期间,该区有8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乐当“田保姆”,有的代耕代种、统防统治,靠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的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土地有“保姆”,轻松种田有“钱景”,带动涵江农民掀起了新一轮种田热。目前,全区1.6万亩早稻插秧已按下“加速键”。

  产业发展有势头

  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4月13日,萩芦镇以枇杷为媒,在萩山来信·南坛温泉举办了一场枇杷文化旅游活动,线上网友、线下市民游客共赴枇杷之约、共赏萩芦山水。当天,“五彩萩芦”产品白梨枇杷“萩月白”以全新包装在“五彩优选商城”重磅上线,“五一”全域旅游优惠活动同步发布。活动现场,萩芦镇文旅公司与镇商会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扩大“萩芦枇杷”美誉度的同时,推动萩芦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与果农签订框架协议,全方位依托“五彩萩芦”品牌及渠道优势,做优做强“萩芦枇杷”品牌。

  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萩芦镇生态文旅资源和优质农产品丰富。近年来,该镇依托数字化手段,遵循品牌区域化、运作市场化、合作多元化原则,通过创建“五彩萩芦”公共品牌、成立投资公司、搭建“五彩优选商城”电商平台,鼓励和引导农企、合作社、农户共塑品牌、共享农技资源、合理调配销售渠道,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成为涵江区助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样板。

  “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数字化、网格化赋能。”涵江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天章表示,他们将加大数字技术设备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利用覆盖,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促进乡村产业数字化。

  记者了解到,涵江区秉承“‘数’以‘智’用”的理念,拉动产业兴农、品牌强农新引擎,依靠科技、数字赋能,助推乡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如今在涵江,有萩芦镇的“五彩萩芦”、庄边镇的“望江萩水”、新县镇的“夹漈先生”、大洋乡的“我在大洋有亩田”、梧塘镇的“凤鸣梧桐”等,一个个足以代表各乡镇农业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逐渐崛起,已成为引领提升乡村产业振兴“含绿量”和“含金量”的关键力量。

  “在科技小院专家团队的加持下,我们的金线莲、砂仁、黄精等优质中药材已形成规模。”昨日上午,在大洋乡南岭村,莆田山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林业平指着公司承包的300多亩林地说道。该公司看中大洋乡生态山林优势,在南岭村盘活闲置林地,依托福建莆田中药材科技小院团队,以仿野生栽培技术培育10多种不同基原品种的优质中药材。目前,公司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林文雄及其团队的辅助下,开发了金线莲、铁皮石斛胶囊和含片等系列中药材产品,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推动涵江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大洋南岭中药材科技小院、白沙田厝枇杷科技小院、庄边稻药轮作基地、梅洋村生态茶园……随着一个个生态农业项目落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汇聚,激活了涵江“金土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和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一手是数字赋能,一手是专家帮扶。涵江区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坚定步伐,正让农村成为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以智促治增实效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保障。

  涵江区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积极融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建设,围绕推进乡村建设、改进乡村治理、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在基层治理中融入数字化技术,探索“数字+”村镇级别基层治理模式,实现及时传播发布惠农政策、村务村资公开透明,准确预判基层潜在风险,不断提升“智治”水平,使乡村治理效能倍增。

  谷雨时节,春雨绵绵。国欢镇新坡村成片农田里,绿油油的稻子在雨水滋润下愈加青翠。近年来,在涵江区自然资源局的指导下,该村创新“网格+田长制”工作机制,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管田护田全方位、“两违”监管全过程、耕地卫片全清零、抛荒农田全复耕。

  据介绍,目前涵江全区“耕地一本账、田长一本账”均已融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平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部上图落位。此外,通过构建“区镇村三级+网格长”的田长体系,建立全区田长一本账,实现“区负主责、镇具体负责、村负责落地”的区镇村三级联动,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做到每一块耕地均由田长负责守护。

  江口镇先行先试建立“‘12315’侨务跟踪服务平台”,对境外旅居人员、离市人员、返市人员等进行信息采集,实现全镇人员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外来人员的数字化、动态化、闭环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该镇运用无人机航拍、三维地图建模和高精度定位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实现地、事、人、物、组织等基层治理各类元素的精准化展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要素全面向数字化转型。

  农村建房一直是制约乡村振兴、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为了破解农村建房审批难、监管难、两违频发等问题,涵江区开发了农村建房审批监管服务平台,群众登录平台即可进行线上建房申请,各流程办理情况均可在线上平台实时更新,并公开显示各部门的审批意见、流程进度,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农村建房一网办理、一体调度、全程监督,受到群众点赞,得到省职转办全面推广。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pt/202405/t20240508_644555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