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洮北区:蟹肥稻香庆丰年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秋高气爽,蟹肥稻香。

  近年来,白城市洮北区始终坚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秉持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的理念,不断引导农民采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发展有机水稻和高品质水产品,实现一地两用,一水双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一条“立体生态循环农业”新路。

  眼下,正是螃蟹收获的季节,洮北区20.5万亩稻蟹迎来双丰收。走进到保镇高平村,一阵微风拂过,飘来阵阵稻香,只见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稻田里不时可见螃蟹悠闲地爬行。种植户自六年前开始尝试“稻蟹共养”模式以来,他的稻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盐碱地,通过引入有机肥和有机农药,实施无公害种植,利用螃蟹除虫、除草、松土、培肥,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增加了螃蟹收益,实现了稻蟹双赢的局面。

  “今年,我共种植15公顷水稻,全部采用稻蟹共养,从水稻长势来看,预计增产10%左右。螃蟹也是大丰收,这两天成蟹已经上市发往外地了。”种植户笑着说。

  林海镇甜水村鑫淼水产养殖种植家庭农场,今年采用稻田里扣蟹养殖和成蟹养殖套养模式,形成了稻田养殖大眼肉体培育扣蟹、扣蟹越冬后再放入泡塘养殖成蟹的完整产业链。

  “这就是今年稻田投放的大眼肉体长成的扣蟹苗,现在已经到了回捕阶段,回捕之后就统一放到越冬池里越冬。”鑫淼水产养殖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个池子就是去年我们自己培育的扣蟹苗,成蟹已经达到商品蟹的标准,大一点的现在达到二两到二两半,小一点的也能达到一两二到一两半左右。”

  这种套养模式不仅减少了外来蟹苗带来的病菌风险,还提高了本地蟹苗的成活率和抗病力。

  据介绍,在白城市和洮北区政策及技术的扶持下,稻蟹养殖面积从去年的750亩扩大到今年的1800亩,预计可以产出10万斤左右的扣蟹苗,2万斤左右成蟹,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鑫淼水产养殖种植家庭农场已成为当地农业生态转型和农民增收的典范。

  洮北区一直把“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作为盐碱地综合治理主要方式。今年“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0.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0.5%,其中,稻田养殖大眼肉体3500亩,泡塘扣蟹养殖成蟹4.5万亩,稻田养鱼 20.15万亩。

  洮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介绍:“由于洮北区水面少,水稻种植面积大,所以,洮北区因地制宜,始终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水产发展的主攻方向。稻田养殖大眼肉体培育扣蟹,扣蟹越冬之后,放入泡塘养殖成蟹的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本地特色发展,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未来,将更多争取省、市乃至于国家在这方面的支持,把稻蟹发展得更好,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09/t20240912_89748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