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结合 促乡村振兴 ----喀左县水泉镇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典型
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2020年,喀左县水泉镇承担了省级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利用试点工作,该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旅融合为着力点,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新模式。 

  水泉镇位于喀左县北部大凌河与牤牛河冲击平原交汇处,距离喀左县城25公里,辖7个行政村,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随着“鸽子洞”古人居住遗址被发掘出土,给文化底蕴深厚的水泉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里已逐步成为朝阳乃至整个辽西地区的一条旅游热线。 

  主要做法: 

  一、先行规划,为闲置农宅利用立标打样。 

  县、镇两级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开展工作调研,并召开现场会,对试点方案及内容反复推敲,协调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为水泉镇闲置农宅盘活利用做好先行规划,组织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农宅流转、审批政策,保证试点不走样、模式可复制、可推广。指导水泉镇出台《水泉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宅基地)工作实施方案》,为全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树立典型。 

  

  二、摸清底数,为盘活利用夯实基础。 

  以水泉镇南亮子村、水泉村为试点村开展农房基础数据摸底工作,明晰农村土地权属和农村房屋(宅基地)权属,为开展试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经农房数据摸底调查,水泉镇南亮子村有宅基地406处,闲置宅基地和农房59处,可利用39处。水泉村有宅基地1186处,闲置宅基地和农房490处,可利用150处。水泉镇政府对两个村农户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发展民宿、农家乐的意愿进行了民意调查,为试点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宣传,积极引导闲置农房合理利用。 

  县、镇两级政府发挥盘活农房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阵地,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措施,为盘活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宅基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宅基地)发展乡村产业的积极性,引导企业资金注入乡村振兴。 

  四、部门联动,积极探索盘活利用新思路。 

  县级层面联合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和规划、住建、文化旅游局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试点村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会商研究,确定解决路径,指导制定相关政策,确保试点工作高效推进。试点镇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宅基地所有者的正当权益,对集体所有的闲置房屋、村民闲置房和农户闲置宅基地,由村集体进行集中整治,以“拆旧拆废”为突破点,以“改建新建”为关键点,流转闲置宅基地、农房实施新建改建,建设特色休闲民宿、休闲文化广场、农产品加工作坊等,开展闲置农宅综合利用。 

  

  取得成效: 

  一、农旅结合“依湾农家”旅游项目使村民过上好日子。 

  水泉镇南亮子村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围绕凌河第一湾和“鸽子洞”古人类遗址,倾力开发建设依湾农家旅游景区,打造“依湾农家”生态旅游项目。该村先后流转闲置宅基地10处,建设特色高标准休闲民宿楼房5栋,平房1栋,窑洞6间,游客接待中心1处,民宿平房标间10间。现南亮子村休闲民宿已经投入使用,年收入可达20万元,农户闲置农宅可得租金、股金年户均达3000元。在巨大的旅游资源带动下,香磨屯的村民整体加入了旅游服务业,有的当起了船家,有的当上了厨师,有的成了服务员......村民家养的鸡、鸭、鹅,种植的绿色蔬菜、水果等都成了景区的畅销品。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众多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二、水泉村文化广场欢乐多。 

  水泉镇水泉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推动,借助“润泽花海”三A级景区通过“旅游+”模式,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水泉村作为一个全县最大行政村,村民生活富了,对丰富文化生活更向往了。村班子经过研究,将村中心的4户空闲宅基地流转利用起来,建起了文化广场,村民自发组织起了秧歌表演,文化广场全年各类文化演出70余次,丰富了村民夜余生活,提升了乡村文化水平。水泉村将文化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精神文明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ywgl/xczx/AB48A56FA1E24AB29B08928155240800/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