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欧阳蕾昵
见习记者王珊
田连阡陌,千亩蟹塘,柑橘飘香。华星村,崇明岛西南端的一个新生村落,“低碳”“绿色”是它的发展关键词。近年来,崇明区绿华镇华星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绿色低碳为主调,大力发展高标准生态养殖,打造“上海蟹港”新名片,同时积极探索“林下种植”新模式,以“绿色经济”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2023年,华星村村级经营性收入达到70.04万元,比2022年增加了2.32倍。
渔光互补
打造“低碳蟹”品牌
“蟹”是华星村的一张亮丽名片。2000多亩的清水蟹蟹塘上,覆盖着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这是华电崇明绿华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一期工程。与普通蟹塘不同,炎炎夏日,光伏板吸收日照光热转化为电能,板下形成的天然荫蔽,为喜阴的螃蟹提供了更舒适契合的生长环境。这种“水上光伏、水下养殖”的渔光互补模式,打响了华星“低碳蟹”的名片,使其成为“上海蟹港”的重要地标。
华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惠春介绍说,这里的清水蟹均选用河蟹新品系“崇明1号”,该品种养殖出来的清水蟹膏脂丰满、味道鲜美、个大量足,公蟹预计超过半斤、母蟹超过四两半。“水上铺设光伏板对提高清水蟹成活率有很大帮助,光伏板下养成的蟹个头也较传统养殖方式的增大20%,村民养殖经济效益将显著提升。”
借助清水蟹养殖基地的区位优势,华星村积极引入民宿、休闲、亲子等多元产业,打造吃、住、游、购一站式服务的文旅产业链,推动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在漂浮花园、人工绿岛等水上景观,游客们可以体验稻田观影品蟹、亲水钓鱼、采摘果实等多种乡村休闲活动,与螃蟹进行“深度交流”。
循环种植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华星村不断探索“双碳转化”新路径,围绕柑橘园开展林下种植,试点“林上种柑橘、林下种菌菇”等复合式循环种植。在黑木耳循环种植基地,村民郁江才边打理黑木耳边说,“每个菌包可以采1斤左右的新鲜黑木耳,今年是第一次尝试种植。游客把菌包买回家,每天浇浇水,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黑木耳了。”据了解,华星村利用柑橘生长期的空闲,在柑橘树下铺上黑木耳菌棒,等黑木耳采收期结束后,废弃的菌棒或菌渣可制成有机肥料,为柑橘树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健康的生长环境。目前,村委会已和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采用“村企社”联合销售模式,初步实现“种产销”一体化链条。
“复合式循环种植是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之一。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同时继续探索新的种植品类,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胡惠春说。
绿色能源
焕新乡村生活
“农村发展不能一刀切,要有自己的特色。”如今,华星村将“低碳实践”落实到乡村的各个角落。华星村带动村民实施屋顶光伏试点工程,用低碳光伏瓦替换传统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每年每户可实现发电4000度左右。改造后的太阳能屋顶在外观上看起来和普通的瓦片屋顶差别不大。“目前已有14户村民进行试点安装,除去家庭日常用电外,多余电量通过并网让村民享受光伏余电的分红。此举不仅节能减排,村民还可享受屋顶光伏带来的‘阳光收益’。”
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华星村修缮了180平方米的低碳研学馆,增加低碳科技设施与智能互动设施,打造了一个综合性活动场所。村域范围内增加了光伏路灯、光伏座椅等趣味光伏创意点,方便村民手机及电瓶车充电。结合低碳华星研学基地、光伏栈道等,华星村还打造了一条光伏科普游线,融合乡村文旅元素,形成绿色能源、现代农业、文旅休闲、科普教育一体化平台,促进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产业焕新,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通过民生工程建设、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小三园”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等工作,如今,华星村的面貌已发生巨大的改变,路面河道干净整洁,村民安居乐业,村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未来,我们将紧跟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机遇,以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华星村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把华星村建设成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人居品质等方面领先的光伏示范村、碳中和示范村。”胡惠春表示。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