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位90后创业者在长沙从事水产养殖,已经小有成就。前年,他与老家邵阳市洞口县一个养殖户开始合作养殖基围虾,没想到他们的虾塘在两年内遭到村民哄抢上十次,已损失几十万元。甚至有村干部家属参与其中,虾塘工作人员劝阻时,还与村民发生了冲突。
被乡亲欺负、物资遭哄抢,是很多返乡创业者共有的经历。这些烦心事,其实都与当事人没能融合当地社会有关。返乡创业的乡,不仅是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乡村,更是乡村社会的具体人和社会关系。处理不好这些,将给返乡创业带来额外成本。
哄抢财物,理应受到依法严惩。不过,单单靠严惩多半也难以保障外人在当地立足。其实,返乡创业能否被乡村社会接纳,关键在于能否把村民变成自己人。如果村民意识到创业项目和自己或亲戚朋友利益相关,哄抢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在乡村社会发展出类似自己人的社会关系,其实并不难。毕竟,村民并非全都是爱占小便宜者。记者在山东某县采访时,一位返乡种茶的青年说,最初总有周边的村民来偷采茶叶,后来他才弄清楚,是因为自己承包了土地却不请当地人来茶园务工,有村民觉得他不讲规矩,想通过偷采茶叶教训这个外人。后来,他雇了一批当地人务工,还请在该村有威望的熟人代为管理茶园,偷采问题迎刃而解。
要解决类似的矛盾,也可以从政府部门的精准扶贫项目中找经验。不难发现,那些成功的精准扶贫项目,在执行时大多都会依靠当地人,同时建立起各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普通村民和致富带头人都能参与其中并得到实惠,自然不会从项目中薅羊毛、搞破坏。
从媒体报道看,与乡村社会沟通不畅的问题,经常发生在下乡的外来项目上。原因无他,这些外人对乡村社会更陌生。而那位返乡创业的90后,并非外人,本该更熟悉乡村中的社会关系,却也翻了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从乡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正在对乡村越来越陌生。
近年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中央和各地都出台了鼓励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返乡创业成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重要抓手。能否融入乡村社会,已成为返乡创业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对于那些对乡村社会仍比较陌生的创业者来说,学会如何与乡村社会打交道,是必须补的一课。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