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轰鸣,泥土翻滚,8月下旬,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西沟外村又一次迎来了繁忙的“秋收”景象。马铃薯高山育种基地内,村民们正紧抓晴好天气,用“机械+人工”的方式,抢收地里的“宝贝疙瘩”。
去年十月,记者进行“蹲点儿乡村振兴”主题采访时来到西沟外村,倾听并记录村里人的喜乐烦忧。如今,时间过去近一年,记者再次探访这个熟悉且充满生机的小村庄,发现这片土地上的变化令人欣喜又感动。
“今年基地内的马铃薯平均亩产5000斤,产量还是不错的。”西沟外村党支部书记张树平介绍道。
2022年,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和引荐下,西沟外村与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森三和”)达成合作,让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走”进田间地头。今年,是这里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第3年,西沟外村继续与希森三和携手,种植了60亩“沃土5号”。在村民们的辛勤劳作和悉心照料下,一株株马铃薯茁壮生长,再一次结出了累累硕果。
除了马铃薯,张树平的心里还多了另外几笔账。他告诉记者,今年,西沟外村大胆试种了40亩红薯和30亩鲜食玉米。
“我们种的红薯品种是‘西瓜红’,看,这个头儿挺大吧。”张树平边说边蹲下身,拨开秧苗和土壤,挖出一颗圆润饱满、色泽鲜亮的红薯。
不远处的鲜食玉米地里,“糯玉336”长势也十分喜人,虽然还没到完全成熟的季节,但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当天,记者采访西沟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副社长周志军时,刚踏入玉米地,他便接到了新发地的预订电话。“我们特意错后半个月种植,利用时间差占据断档期。”周志军告诉记者,“眼前种植的‘糯玉336’,甜糯交织,口感层次丰富,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西沟外村的产业创新远不止于此。今年,他们还发展起“林下经济”。驱车前往青山环抱的凤凰山谷,只见百亩山楂树下,2000多只“溜达鸡”悠闲踱步。这些“溜达鸡”因其绿色健康的饲养方式,已预订出100只,市场前景看好。
产业多元化发展,是西沟外村在乡村振兴路上的有益尝试,也是打造“绿色有机示范村”的第一步。西沟外村坐落在海拔700米的盆地中,四面环山如同天然屏障,能够减少外界病虫害的入侵。这里的昼夜温差大、水源纯净,为作物的优质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么好的环境,我们要珍惜、要利用。”张树平表示,未来,西沟外村将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种植,打造群众认可的“放心基地”。
搞有机种植并非一蹴而就,从管理到生产再到认证,需要2-3年转换期。当下,西沟外村正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管理,采用生物和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拒绝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实现有机种植后,我们计划结合凤凰山谷的风景特色,将农业、旅游深度融合,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美丽的西沟外更富足。”张树平说。
产业兴催人勤。这一年,西沟外村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蓬勃发展的产业上,更体现在村庄的整体氛围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上。亲眼目睹了村子的蜕变,西沟外村老党员陈桂江感触颇深。“村集体帮我们把土地规划起来种土豆,让我们有钱赚,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我还想继续发挥余热,多干些活儿,给村里再作点儿贡献!”陈桂江说。记者了解到,今年西沟外村通过发展多元产业,已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每人每年增收2万余元。
9月,西沟外村的鲜食玉米和红薯将相继进入收获期,12月,“溜达鸡”也将出栏入市。而对于因今年雨水多而延迟起收、入市的马铃薯,张树平和周志军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俩人一边讨论着收购渠道,一边关注着田间地头的丰收进程。“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西沟外村的特色农产品一定能逐步打开市场,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张树平说。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