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农民的“加班”项
来源:    时间:2021-11-25    作者:
11月以来,玉米地上的收割机陆续回库,但黑土地上的忙碌还在继续。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下,长春市许多农民的秋收不再只有“收”的动作,忙完“转储运卖”就准备猫冬的惯性也成了过去式,整地机、秸秆打包机、生产线“接棒”收割机仍活跃在农业生产中,保护性耕作整地、秸秆禁烧、粮食加工等成了农民的“加班”项。  秋整地 “预热”明年春耕  “在秋天把地整完,明年开春种地能省不少事。”农安县铁友合作社农民刘树魁说。在合作社的秋季整地现场,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机器轰鸣,秸秆归行机正在进行分类整理,归行机所过之处,秸秆均被聚拢到秸秆带,种植区露出黝黑、松软的土壤。  秋整地对下一年春耕的好处在铁友合作社得到应验。“因为2020年秋天提前做好了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归行、条耕作业,今年年初时苗情尤其好,一次拿了全苗!”看着春耕时的几袋玉米种子变成一座座玉米山,合作社理事长倪勇按捺不住兴奋地说,秋季完成这些作业既可以增加土壤里有机物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土壤,提高地力,为明年春耕播种,提供有利的条件。  目前合作社规模化经营的400多公顷玉米地,拥有近30台(套)农机,具备上千公顷的土地耕种能力,今年平均出苗率达到了九成以上,每公顷增收近2000元。面对这样的成绩,乡亲们都称赞合作社种的地,出苗率高、稳产高质量,“传统机械灭茬种植,出苗率最高也就达到八成,碰到不好的年头,只好拉水浇地或坐水补种。”刘树魁说。  如今,在长春市各地农村,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明显效果都被实践印证,现代农机也使农民从容整地。“从出苗率和长势看,在玉米生长期正常气候条件下,产量都要好于传统播种法。”倪勇说。  深藏秸秆 “画”出禁烧区  在农安县陈家店村的土地上,多台深翻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一排排整齐的沟垄就是天然的绝缘屏障,是村里在秋收后利用深翻技术形成的一个秸秆禁烧区。  “过去总担心别人家火烧过来,听到一点动静我都往地里跑看是不是有人烧秸秆了。”怕被“误伤”的心理让村民董桂文总是夜不能寐,“现在好了,连秸秆碎末都进土里了,我也不担心了!”  陈家店村耕种面积800公顷左右,村里因地制宜,在其中的400公顷关键地带进行了深翻作业,并且深翻耕作的土地与其他保护性耕作土地的产量和质量达到了一致。  过去,一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每亩地都有补贴农民还烧秸秆?“我出钱,你把秸秆给我运出去行吗?”这句话令村书记付声学深思。在秸秆实行禁烧初期,村民的心理战线要比技术战线更难攻坚。“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情况下,农民种地不易,净收益不高,如果一亩地还得额外购置秸秆打包机、粉碎机等去履行秸秆禁烧,尽管有不少政策及技术支持,但仍让一些农民难以接受。”付声学如是说。  如今,陈家店村使用的深翻技术既可以屏蔽秸秆焚烧,也让农民对稳产增收更有信心。“秸秆深翻还田是基于保护性耕作,过去是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我们村民收成好,土地也能消化一部分秸秆。现在用的深翻就是加强版,深翻后秸秆去了更深的土层,让土地‘吃’更多秸秆,农民增收更有保障。”董桂文说。  玉米??给“农头工尾”加甜头  继玉米收割、秸秆还田和打包后,榆树市增益合作社的马占有还是忙得两头不见太阳,今年该合作社种的玉米没像往年一样直接卖给粮贩,而是加工成玉米??出售,农民尝到了“农头工尾”换来高利润的甜头。  “我们今年新建成了两条生产线,是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进行深加工,给当地的村民、贫困户增加一些就业岗位,大家一起增收。”合作社理事长马占有告诉记者,秸秆打包完运回来就压块,给玉米烘干塔做燃料,烘干完的玉米粒再运到玉米??生产线加工。  今年增益合作社从农民手里托管到了1300公顷的耕地,每公顷产量可达1.5万公斤,面对巨大粮食和秸秆的产出,两条生产线的建成帮助马占有加工出4000吨玉米??,让每一粒玉米有了更高的价值。  “1吨玉米干粮能卖2800元左右,1吨玉米碴能卖3400元。附近的村民不愁没活干,做玉米加工兼职,一天多挣150元~200元。”马占有帮农民算了一笔账并计划到超市和线上做销售。 
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11/t20211124_8297484.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