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长江“十年禁渔”工作顺利开展,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典型案例。据了解,2020年6月起,最高检联合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共同部署开展了为期3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长江流域非法捕捞违法犯罪的态势得到明显遏制。一年来,长江沿岸14省(市)检察机关共起诉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案件5331件8464人,同比分别上升120.4%和104.5%。为了更好推动专项行动深入有序开展,最高检发布多件典型案例,进一步指导各级检察机关用足用好法律规定,准确把握刑事政策。
打断捕捞、运输、销售长江野生鱼产业链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渔后,虽然各地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仍有不法人员为牟取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甚至形成了捕捞、收购、贩卖长江野生鱼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环环相扣、分工明确,通过多次交易,各环节得到不断加固,不仅危害十分严重,打击也十分困难。
在此次发布的湖南省岳阳市张某节等10人非法捕捞水产品、吴某龙等10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张某节等人为牟利非法捕捞,与吴某龙等人建立了相对固定的捕、运、销合作关系,就形成了“捕捞―收购―运输―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的完整利益链条。据悉,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间,张某节等10人在禁渔期或在洞庭湖水域的禁渔区内,多次采取电击等禁用方法,或采用“丝网”“地笼网”等禁用工具非法捕鱼后,将鱼分别销售给吴某龙等人,再由吴某龙等人加价卖给个体鱼贩朱某辉等人。检察机关针对此案涉案人员较多、法律关系复杂、涉案时间和地点跨度大等问题,补充收集、固定了相关证据。法院最终认定张某节等10人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吴某龙等10人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据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预防、惩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检察机关坚持“全链条”打击,采取没收违法所得、罚金刑等多种措施对非法捕捞的犯罪团伙进行经济惩罚,并责令其承担生态修复费用,铲除滋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的土壤。
在禁渔期、禁渔区垂钓也违法
据了解,部分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中,行为人是因对长江禁捕认识不足,一些案件中行为人的渔获物数量少、价值小,行为人主观恶性和社会危险性均较小。根据法律规定,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是情节犯,只有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情节严重的,才能予以刑事惩罚。最高检表示,检察机关应依法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坚持少捕慎诉,对自愿认罪认罚、修复渔业资源且情节轻微的初犯、偶犯,依法不批捕、不起诉。
2020年8月12日19时许,穆某群来到贵州省遵义市长江支流赤水河小茶湾河道,通过在河道内放置拦河网和垂钓的方式,共捕获到黄颡鱼和白条鱼25条。次日凌晨,穆某群被民警查获。检察机关查明,案发时间为赤水河的禁渔期;案发地是禁渔区;涉案拦河网属于禁止使用的渔具,穆某群行为已经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但检察机关认为,穆某群的犯罪情节轻微,依法对穆某群作出情节轻微不起诉决定,同时向当地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出检察意见,要求对被不起诉人穆某群作出相应行政处罚。
在此次发布的案例中,同样适用不起诉决定的还有重庆市涪陵区黄某航、杨某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据了解,黄某航、杨某均为在校大学生,二人平时表现良好,为娱乐偶尔捕鱼,虽然二人在禁渔区、使用禁用工具捕鱼,但渔获物数量少且是当地常见鱼种,检察机关认为二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法律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机关可作不起诉处理。但是不起诉不等于不惩罚。据介绍,检察机关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认为需要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在穆某群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中,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主动做好刑事司法、行政处罚的衔接工作,提出对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不仅实现了刑事司法与行政处罚的无缝衔接,使有关主管机关后续处理于法有据,也使违法人员受到应有惩罚。
严惩生产性垂钓等变相捕捞行为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生产性垂钓等变相捕捞行为正逐渐成为破坏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主要违法犯罪方式之一。一些人以牟利为目的,假借休闲性、娱乐性垂钓,使用多线多钩、长线多钩、单线多钩等钓具进行垂钓。由于这些钓具抛竿范围广、入水深,能直接作用于深水鱼群区且目标精准。有的垂钓者甚至辅以各类探鱼、锚鱼设备,对天然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
在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江苏省南京市陈某宝、万某祥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就属于“生产性垂钓”。2020年2月26日中午,陈某宝、万某祥相约驾驶皮划艇沿长江到潜洲岛附近捕鱼。两人使用10套鱼竿、共240个鱼钩的翻板钩以及鱼饵,由万某祥操作遥控无人船,将翻板钩、鱼饵带到江中心投放,被民警抓获。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陈某宝、万某祥辩解作案工具是普通钓具而非禁用渔具。办案人员查明涉案翻板钩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原理,明确其属于多线多钩、长线多钩型钓具,可能对江豚造成机械损伤,甚至导致江豚死亡,系农业农村部规定的禁用渔具。法院判决认定陈某宝、万某祥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流域必须严禁生产性垂钓行为,否则将会严重扰乱禁捕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本案中,检察机关根据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禁用工具、禁用方法以及垂钓行为造成水生生物资源的危害程度,准确认定陈某宝等人的非法捕捞行为系生产性垂钓,并予以依法惩治,对企图利用或变相利用垂钓进行非法捕捞的犯罪分子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江渔业生态保护,不仅要禁止捕捞还要管住市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不销售、不购买、不食用、不经营野生长江鱼是每个人为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水产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水产资源进行捕捞,都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对作业类型、场所、时限和渔具规格的要求。对国家明令禁止捕捞的珍稀鱼类和保护动物,在任何时间、任何方式和任何地点捕捞的,都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