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市黄陂区利梓农机专业合作社无人机与联合收割机组各司其职,配合默契,精准、有序、自主作业。
大疆精灵4无人机在金色稻田上空掠过,转眼200多亩农作物长势分析就呈现在平板电脑。接下来的智能自动驾驶收获机、无人驾驶拖拉机,大疆T30无人机撒肥、播种等多种智慧化农机轮番上阵,“傻瓜式”种田就在眼前。
据合作社负责人缪斌介绍,仅多光谱无人机巡田一项,就能为合作社2000亩水稻节省化肥费用4万元、人工10万元,引进的各类智能农机每年可为合作社提高作业效率20%,节本增收效果明显。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我市智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新成果推广应用,11月9日上午,由市农机中心、市农教中心举办的全市智能农机应用技术培训班在美联假日酒店顺利开班。我市3个智能农机示范推广基地业主,及来自各区的农机大户代表共50余人将在此进行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市农教中心纪委书记、副校长徐文新出席开班典礼,市农机中心主任王爱民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一是智能农机且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推动智能农机应用是大势所趋,首先是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农机装备的转型与升级,推动智能农机发展应用;其次是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强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要省工省时、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机械;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发展5G、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技术日益成熟,为智能农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智能农机时代要顺势而为。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机装备信息化融合发展,农机化与信息化互促共进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建成10个智能农机示范基地,各项目建设主体要把握发展机遇,打造智能农机典型示样板。条件成熟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要认真谋划,积极参与智能农机推广,形成推动全市智能农机示范应用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武汉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三是发展智能农机要创新农机服务模式。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谋定而动,创新农机服务体制机制,推动我市“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要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支持农机作业组织做大做强,提升农机综合服务能力。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