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提升群众的消费意愿和能力,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激发国内消费和投资活力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稳步恢复,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在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之外,中国经济发展还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即始终注重做好民生保障,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行。
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7万人,增幅为16%。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18303万人,同比增长2%,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就业市场的复苏与稳定为保证疫情冲击下经济社会的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从就业、消费和收入等数据来看,更多人分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在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双重影响下,稳增长和保民生同样重要。民生政策不仅关系到财富分配、体现着公平正义,而且在应对周期性冲击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跨周期调节作用。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运行持续恢复,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有较好支撑。民生政策应该在促进经济稳定恢复、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从短期来看,注重民生问题能够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创造条件。当前,国际市场风险增加,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4.8%,远高于资本形成总额的15.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19.5%。只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提升群众的消费意愿和能力,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激发国内消费和投资活力,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支撑。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的变化造成了行业间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调整,加深了劳动力供需的不匹配并导致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改善民生有助于增强全体人民的发展能力,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缓解结构性就业问题导致的资源错配,进而提高整体的就业质量与就业水平。这不仅能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也能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筑牢民生基石,既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体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又能以民生保障的成效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人民日报)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