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点“草”成金 秸秆综合化利用催生绿经济
来源:    时间:2021-11-08    作者:

  

  

  秸秆打捆机正在作业。

  

  工厂将秸秆加工成草垫。

  

  养殖的牛正在吃秸秆制成的饲料。

  红网时刻记者 杨莉莎 通讯员 谷俊磊 湘潭报道

  曾经,废物难利用,阻碍生态美。

  如今,秸秆成为“宝”,催生绿经济。

  在湘潭县正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罗正凯正忙着给已经完工的钢架稻草收储大棚加砌1米高的防火防潮墙。

  这个钢架稻草收储大棚里储存着的可是罗正凯致富增收的“宝贝”――秸秆。“移栽白薯苗时,每个钻孔中要塞一小扎稻草,固定孔径,以便日后块根生长发育;菜畦表面还要覆盖一层稻草,起着保湿保肥功效。”罗正凯说,在种植白薯时使用秸秆,不仅能提供耕地肥力,疏松土质,提高白薯品质和产量,还能减少秸秆焚烧,保护环境。

  经测算,罗正凯和128户社员每年累计种植600余亩白薯,需要消耗稻草600吨左右。按每亩稻田能提供400公斤干稻草计算,合作社每年需要消化3000亩稻草。为此,合作社与周边多家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了稻草购销关系。

  虽然加上人工、运输费用,每吨稻草需要花费500余元,但罗正凯觉得这个钱花得值得。良好的需求供给体系,让农民多赚一分钱的同时,也让生态多一片绿。

  打好“组合拳”,完善“产业链”,是湘潭创新秸秆综合利用走出的新路子。

  近年来,湘潭市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为主线,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市场利用为辅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装备配套水平、市场化利用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据统计,2020年,全市秸秆理论资源量137.57万吨,可收集资源量103.55万吨。

  同时,湘潭市还以培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和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主体为重要抓手,通过激发规模化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等举措,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目前,全市已建立秸秆收储中心(网点)31个,共培育和支持各类主体84家,秸秆市场化利用能力3000吨以上的主体超过10个,秸秆市场化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如今,走在湘潭的田间地头,见到正在作业的搂草机、打捆机、还田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已不是新鲜事。在农机的作用下,秸秆有的被粉碎还田,有的被打包成捆送往周边的加工厂、养殖场。从收到售,秸秆变废为宝,湘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秸秆离田、加工、销售产业链条。

  生态向好,产业兴旺,绿富同兴。在湘潭,秸秆已成为绿色产业的“香饽饽”,走出了一条秸秆综合利用与农民增收“双赢”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未来,湘潭将继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有益探索,让“百姓富”与“生态美”统一,成为生态绿色发展的“金钥匙”。

  来源:红网湘潭站

  


http://nyw.changsha.gov.cn/xxgk/xxgkml/gzdt/snzx/202110/t20211026_10297071.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