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守“两不愁三保障”底线。汲取陕西洛南脱贫“掺假”的教训,在全市开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排查。全市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及结对帮扶干部对所有的脱贫户、边缘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脱贫不脱政策情况等全面开展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项。全市共排查问题线索318条,其中“两不愁三保障”风险隐患线索25条,已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风险隐患。今年以来,教育帮扶严格实行“双线多级”控辍保学包保责任制,核查走访疑似辍学学生1110人,劝返复学49人,超龄离校、省外就读并取得学籍等正常核减1060人,延缓入学1人,全市无义务教育阶段因贫辍学;延续优化教育帮扶政策,2021年春季学期,全市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共资助6.01万人次、3667.82万元,落实雨露计划资助6089人、1522.5万元。健康帮扶保持农村脱贫人口医疗保障政策总体稳定。1-9月农村脱贫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92.17%,大病、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92.30%。建立高额医疗费用预警机制,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对个人自负医疗费用大于3万元的农户和自负医疗费用大于2万元的脱贫户100%入户排查,防止因病致贫返贫。进一步完善农村危房动态监测管理机制,组织对6类重点对象住房情况进行跟踪排查和专业鉴定,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649户,截止9月底已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44户;全市组织农村建筑工匠培训7期,培训347人,有效提高了农村建筑工匠水平,确保房屋建筑质量安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持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投资1224万元,对48处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已全部开工,完工46处,完成投资1195万元,总体形象进度97.6%;计划建设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13处,投资3.2亿元。兜底保障组织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对未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的脱贫不稳定和边缘致贫人口进行全面摸底,避免因“脱保”、“漏保”等造成规模性返贫,今年以来新增农村低保对象7664人;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平台,强化急难救助功能,实施临时救助3771户,发放救助金1011.93万元。
(二)加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市县乡村四级全面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并实现工作常态化,各地将基层干部走访排查与行业部门数据对比分析、筛查预警相结合,对2021年新增低保、特困供养、重残、重病等重点监测对象开展防返贫监测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全市脱贫不稳定户3042户8894人、边缘易致贫户4119户1224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72户586人均精准对接,落实了帮扶措施,无一例返贫致贫。持续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确保驻村工作不间断、衔接无空隙。全市选派驻村力量1265支,覆盖1585个村(农村社区),覆盖率达94%,其中单独下派第一书记712人,工作队553支1722人(含市直工作队53支175人)。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持续推进产业帮扶。加大产业投入,今年全市已实施产业项目291个,预算总投资3.35亿元。为1158户自主发展产业的脱贫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146.57万元。开展消费帮扶,全市通过国家乡村振兴局认定消费帮扶产品1379个,累计销售额35.27亿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总结梳理全市村集体经济六大发展模式及经验典型案例,印发简报在全市推广。二是持续推进就业帮扶。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广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优化调整公益性岗位设置,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14.32万人,是去年的100.9%。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1378人,实现了一户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或一人就业。三是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资产台账,健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产效益稳定可持续。全市已摸排形成扶贫项目资产总规模40.05亿元,完成确权登记39.56亿元,确权进度98.78%。四是持续推进问题整改落实。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工作,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我省11个问题,我市认领10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省对市县扶贫成效考核反馈问题57个,已完成整改41个,已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16个。针对省暗访通报问题,举一反三排查整改,对江陵县、监利市进行重点督办整改。五是持续加强脱贫攻坚正面宣传。组织开展“脱贫不忘感党恩 携手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专题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在省级以上媒体上稿623篇(条),市级主流媒体上稿256篇(条)。持续加强扶贫舆情信息监测,做到发现一起及时处置一起,全市共发现并处置舆情7起,没有1起纳入全省通报。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